前言
優秀的文藝作品會讓城市閃光,武江區作為粵北古邑,歷史文脈久遠、文化藝術氣息濃厚?! ?/p>
嘉賓和區領導為武江區作家協會揭牌。
端午龍舟文化旅游節。
草地紅歌晚會。
觀眾欣賞方紫琪鋼琴獨奏音樂會。
羅宏教授分享其長篇小說《騾子和金子》的創作歷程。
今年以來,在文化事業的舞臺上,武江區一批批文藝精品陸續登場,牢牢占據“C位”:每逢重要節日推出草地音樂會及紅歌晚會,拉近市民群眾與藝術的距離;“西北風情·韶關”畫展、“煦色韶光”沒骨畫寫生作品展、《騾子和金子》創作分享會活動相繼開展,吸引季從南、林若熹、羅宏等一眾文化名家走入武江;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陣地,不斷涌現鼓人心、聚力量的文藝作品和文藝活動,讓廣大市民受惠……武江區積極實施主旋律弘揚工程,讓城市文化變成可感知、可觸摸的體驗,并以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斗志展現新武江、謳歌新時代。
凝心 讓高雅音樂走進市民生活
音樂是語言的靈魂、是溝通心靈的橋梁?! ?/p>
8月28日晚,一場高水平的“樂”動武江·方紫琪鋼琴獨奏音樂會在武江奏響。持續一個半小時的演奏中,中國第一位在第20屆迪努·李帕第國際鋼琴大賽中的獲獎者——鋼琴表演藝術家方紫琪用精湛的技術、飽滿的情感、優秀的音樂表現力演繹中西方經典曲目,以音樂溝通心靈,展現鋼琴藝術的獨特魅力,音符在指尖跳動,如詩如夢的旋律將觀眾帶入到奇妙的音樂世界里,為現場觀眾和網民朋友奉上一場高雅的視聽盛宴,可謂余音繞梁、動人心弦?! ?/p>
“節目單只是一個大體的框架,整體音樂模式是以本人即興串燒去完成的,音樂有很多不同的調性,所以才那么豐富和誘人,所以我會通過音樂調性的變化進行即興串燒。”方紫琪以激昂磅礴的《東方紅》作為開篇,緊接著串聯起幾首18世紀中期的西方作品,從貝多芬的《暴風雨奏鳴曲》到肖邦的《奏鳴曲Op.35》,旋律從靜謐到炸裂,將二者極端的部分相結合,帶來了強烈的聽覺沖擊;而后的章節中,方紫琪又演奏了多首改編的中國曲目,《解放區的天》《翻身的日子》《黃河》等引發大家強烈共鳴?! ?/p>
整場演奏兼顧“高端”與“普及”、“古典”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其共同的內核是愛國主義,以音樂藝術的形式喜迎黨的二十大,通過一首首紅色經典、中外鋼琴名曲,帶領大家回望百年來黨領導下的光輝歷程,讓大家在藝術沉浸中觸摸信仰的力量、在信念傳遞中感受真理的光芒、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前行的動力?! ?/p>
為了讓觀眾更好地理解作品,方紫琪還采用“演奏+講解”的形式,每章節演奏后,方紫琪都將作品來歷和背后的故事以及演奏技巧特點娓娓道來,讓一場專業鋼琴演奏會變得更接地氣?! ?/p>
“以往欣賞高水平鋼琴演奏,要買票到特定的歌舞劇院,或者去其他城市。這次音樂會保持了專業水準,讓大家在‘家門口’,甚至足不出戶通過網絡直播就能欣賞到高雅音樂,讓高雅藝術真正走到尋常百姓生活中來。”市民謝先生連連稱贊道?! ?/p>
此次音樂會為武江樂迷近距離欣賞大師演奏提供機會,是武江區大力推廣高雅藝術,奮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公益之舉,也是武江實現以文化人,打造文化IP的有力之舉。
聚力 譜寫文化文藝事業新篇
今年4月,武江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成立,5月武江區美術家協會成立,8月武江區攝影家協會、作家協會相繼成立,文化文藝工作喜訊頻傳,文化陣地不斷建強,為各類文藝工作者促進自身發展、服務武江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及承擔社會責任搭建起廣闊天地,讓各類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 ?/p>
今年以來,武江區委宣傳部積極扛起文化工作使命,進一步深入推進全區文化事業發展,強化公共文化內容配送,譜寫文化文藝事業新篇,不斷提高武江城市名片的文化底蘊和影響力?! ?/p>
尤其是積極實施主旋律弘揚工程,以“人民的節日,音樂的盛會”為宗旨,分別在勞動節、端午節、“七一”、“八一”等重要節日,精心策劃推出多場草地音樂會、文藝晚會、草地紅歌會等文化演出,為韶關人民帶來一場又一場文化盛宴和藝術碰撞。并傾力培育打造“藝薈芙蓉”“古韻蓉山”“悅讀武江”等文化品牌,通過文藝精品傳達時代精神,推動武江文藝繁榮發展,彰顯文化自信?! ?/p>
積極對接聯系國家、省、市級文學藝術界代表人物,吸引文化名人、文化能人、文藝骨干等主動投身武江文化文藝活動,以豐富書法、繪畫、攝影、陶藝、戲劇等文藝活動為目標,先后成功舉辦“鄉情·文化名家話韶關”座談會、季從南“西北風情·韶關”畫展、“煦色韶光”—林若熹教授師生沒骨畫寫生作品展”活動、“書香政協·九齡文化交流會”、武江區“藝薈芙蓉”大講壇啟動儀式暨羅宏教授長篇小說《騾子和金子》創作分享會活動等,打造武江文化品牌?! ?/p>
堅持面向基層、服務群眾,在春節、元宵、清明、端午等傳統節日,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陣地,呈現豐富多彩、符合節日特點的文化活動和藝術作品,如:“紅紅火火過大年”我們的節日·春節文藝匯演、“傳承文明品位端午”端午系列活動等,傳播文明理念。不斷推出鼓人心、聚力量的文藝作品和文藝活動,如倡導凝聚戰“疫”正能量的“0315”攝影展、《“0315”戰“疫”畫冊》等。今年以來,全區共開展各類文化文藝志愿服務活動400余場,超過2萬群眾受惠。
綻放 以文藝事業推動文化強區
對于廣大文藝工作者來講,唯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賡續文化的基因,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的文藝精品?! ?/p>
武江區委書記張廣暉指出,武江地靈人杰、文化積淀豐厚,是文藝工作者采風寫生、靜心創作的優選之地。他希望各文藝協會要深入扎根群眾,弘揚優秀文化,力求深度創作精品,擔當時代賦予的重任;力求高度打造品牌,充分展現武江文化品質;力求廣度招賢納才,推動文化強區建設,不斷擴大文藝工作影響力和社會效應,共同譜寫新時期社會主義文藝創作新篇章?! ?/p>
下一步,武江區將以“潤物細無聲”式的溫情關懷,進一步加強文化交流。深化“走出去、請進來”理念,不斷擴大區文聯影響力,把眼光、筆頭對準新時代、記錄新時代,堅持與這個時代同呼吸、共命運,創作出更多思想深邃、藝術精湛、制作優良的精品力作,如:持續打造武江區“藝薈芙蓉”講堂文化品牌活動,擬與東莞風崗鎮文聯進行文化交流,吸取其在文化文藝方面的優秀經驗,并積極開展一系列喜迎黨的二十大文藝活動。如舉辦“喜迎二十大·真情頌武江”紅色日記征文活動、“喜迎二十大藝起繪武江”美術作品展征稿活動、韶州公園張九齡雕像落成典禮暨文化景觀提升工作竣工儀式等活動,創作出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文學味濃郁的作品,打造能為廣大群眾帶去精神享受和心靈滋潤的文化活動品牌,引導人們體悟新時代的幸福底色,營造濃厚熱烈的社會氛圍。
相信通過不斷團結引領廣大文藝工作者熱情謳歌新時代、新征程,舉辦好每一場飽含深情、鼓舞人心、令人心潮澎湃的文藝活動,才能更好地帶領全區人民感受拼搏和奮進的力量,激發廣大群眾愛黨、愛國熱情,更好地展現武江形象、時代風采,更好地用文藝事業推動武江建設文化強區,為武江的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