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沖鋒在前、迎難而上的“勇”士,是起而行之、信念堅定的“戰”士,是擔當篤行、初心如磐的“衛”士,他舍小家為大家,始終保持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夙夜在公、日夜守望,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書寫新時代應急人的使命擔當……他就是武江區應急管理局局長黃勇?!?/p>
黃勇(右一)到易澇點進行巡查。
時間回到2022年10月12日上午,黃勇在武江區應急指揮中心部署安全防范和應急處置工作時,忽感胸背部疼痛難忍,后送醫經粵北人民醫院診斷為突發主動脈夾層(A型),通過粵北人民醫院手術團隊和省一級專家9個小時的搶救轉危為安。
他是迎難而上的勇士
2019年12月9日,乳源與曲江區交界的夾水村發生山火,正向武江區江灣鎮蔓延,黃勇第一時間布置森林防滅火工作,于次日凌晨3時帶領50人的救援隊伍,經過山林徒步跋涉到達著火點開展撲火工作?! ?/p>
“因地形復雜且無直接道路通往著火點,黃勇與救火隊員毅然決定采取人工攀爬方式前往著火點,在準備翻過山頂時,黃勇腿部突然劇烈抽筋而重心不穩,隨后身體向后滾落,在空中翻滾兩圈后跌落在50米外的山坡上,幸好被樹枝擋住才撿回一條命,意外導致他多處軟組織挫傷、肌肉撕裂。”武江區應急管理局副局長郭志東心有余悸地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而黃勇脫險后第二天就回到工作崗位,連續兩天兩夜堅守在區應急指揮中心,調度山火救援工作,直到火情解除他才放下懸著的心?! ?/p>
“哪里有險情,他就沖向哪里;哪里任務最艱巨,他就戰斗在哪里。”武江區應急管理局副局長陳浩說:“黃勇作風硬朗,敢打硬仗,每次遇到急難險重任務都沖鋒在前,他會說‘大家跟我一起上’,我們深受鼓舞。”無論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還是面對強降水引發的洪澇災害,他都像鐵人一樣天天堅守在崗位一線,用平凡之軀詮釋新時代應急人的初心和本色?! ?/p>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作為應急人,黃勇深知后勤保障的重要性,在今年汛期期間,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他帶領全局干部職工勇往直前、筑牢“戰壕”。“從凌晨兩點忙到天亮,在黃勇的指揮調度下,我們在5個小時內就搬運完了上百噸重的物資,包括兩艘沖鋒舟和5000余個水利籠箱。”武江區應急管理局物資保障和調查統計股負責人說,黃勇對物資保障工作非常重視,盡管應急處置工作繁重,黃勇仍心掛物資配備,在確認完成領取工作后,他又把身子撲向抗洪搶險一線。
他是信念堅定的戰士
黃勇今年41歲,是武江區第一任應急管理局局長,作為一名80后干部,黃勇有激情、敢創新、能擔當,為推進應急管理事業改革發展獻計獻策;而作為一名新時代應急人,他信念堅定,恪盡職守,努力當好人民群眾的“守護者”?! ?/p>
“2019年我區年度安全生產責任制及消防工作考核排名全市倒數第一,機構改革后排名便逐年上升,從2019年的倒數第一上升到2020年全市第五,再到2021年的全市第三。”武江區應急管理局副局長劉媛介紹,在黃勇的帶領下,區應急管理局把創新應急管理體制機制作為重要內容來抓,按照“有一個健全的應急管理組織體系、有一支應急救援隊伍、有一個應急指揮平臺、有一個應急救援物資倉庫”的“四個一”標準建立健全基層應急管理體系,初步構建“全災種、大應急”工作格局,區應急管理改革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p>
在區應急指揮中心有一塊大屏幕,只要一鍵點擊就可以看到各個路段的實時情況,拖動放大還可以查看每處細節。“這是黃勇謀劃部署、踩點布點建設起來的應急綜合信息化(智慧應急)平臺,在全市它是首創,它在今年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劉媛說道,作為全市唯一一個承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職責的應急管理部門,區應急管理局充分發揮應急綜合信息化(智慧應急)平臺作用,第一時間對全區疫情防控工作進行視頻指揮、監控調度、視頻會商、現場圖傳等,實現疫情防控應急指揮調度智能化、扁平化和一體化?! ?/p>
“區應急管理局組建以來,事關安全防范工作的各行業各領域都有黃勇忙碌的身影,他對全區安全防范工作可以說是了如指掌,真正做到‘腳上有土、心中有譜’。”劉媛表示,應急管理工作承擔著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及時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要職責,擔負著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使命。據統計,自應急管理體制改革以來,全區成功應對98次強降雨和10個臺風(受到臺風外圍影響),累計啟動應急響應機制15次,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連續3年同比“雙下降”,沒有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
他是初心如磐的衛士
“晚點再聯系,我還有點事。”10月12日上午,黃勇在等待心臟彩超結果時,仍在接聽工作電話,仍惦記著防疫應急物資調配工作。“‘心中有所牽掛,才會時時放心不下’,在我印象中他不是在接打電話,就是在指揮調度,他躺在病床上都還催我去處理村民房屋重建相關事宜。”武江區應急管理局物資保障和調查統計股負責人說?! ?/p>
今年6月,受“龍舟水”引發的洪澇災害影響,武江區排查出27戶因災“全倒戶”,作為恢復重建落實部門的第一責任人,黃勇始終把群眾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多方協調加快恢復重建工作,確保受災群眾在年前入住新房。“黃勇多次要求我們加快房屋重建工作,就算因為其他工作導致他去不了現場,他也會要求我們拍攝現場圖片,隨時了解掌握最新情況。”黃勇的同事這樣說,要他多休息仿佛是不可能的,他病倒前連軸轉了幾天都沒有好好休息?! ?/p>
陳浩表示,應急管理工作集安全生產、防汛抗旱、森林防火、防地質災害、減災救災、應急救援等多項職責于一身,今年武江區經歷了多起大考,在黃勇的帶領下,全體應急管理人全力以赴、攜手前行,打贏了一場又一場硬仗?! ?/p>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武江是一座希望之城,更是一座英雄之城,疫情和“龍舟水”引發的洪澇災害都沒有將它打倒,同樣的這次病情也不會將黃勇打倒,相信經過風雨的洗禮,我們新時代應急人將會變得更加強大。“再大的風雨終將會過去,再大的困難我們都能克服。”“愿你早日康復、早日歸隊。”這是武江區應急管理局全體干部職工對黃勇的祝福?!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