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自己年紀也大了,一直沒有接種疫苗,社區民警和干部走訪了解到情況后,專門派車接送我們去打疫苗,非常貼心。”在社區疫苗接種點,80多歲的老黨員黃叔說?! ?/p>
近年來,翁源縣龍仙鎮城東社區黨總支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堅持黨建引領,創新治理體系,整合社區資源,強化服務理念,積極發揮社區“大黨委”、黨員群眾志愿者作用,聚焦組織融合,聚合場地優勢,聚力志愿服務,聯合開展共建共治,全面提升居民幸福感。
聚焦組織融合區域聯合共建
城東社區黨總支始終堅持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以區域共建為橋梁、以提升服務為重點,以“組織共建、項目共創、服務共享、品牌共樹”為原則,不斷完善社區“大黨委”工作機制,有機融合各共建單位資源優勢,充分發揮社區黨總支、共建單位、社區黨員干部志愿者作用,強力推動形成“區域組織融合、民生項目共建、社區治理協同”新格局?! ?/p>
其間,社區攜手共建單位龍仙鎮工業路派出所創新設立社區警務室,助推實現“共建、共治、共享”平安家園目標,已參與社區調解糾紛15宗,開展反電信詐騙、森林防火宣傳7場。在推進疫情防控、疫苗接種工作中,積極參與宣傳發動,并協助社區老年人進行疫苗接種50多人次,點對點接送,心貼心服務,獲得居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p>
而這些只是城東社區“大黨委”聯建共建的一個縮影,自2022年來,社區與共建單位簽訂共建協議15份,開展“婦女兒童服務”“九九重陽情”“愛國主義教育”等形式多樣的共建活動15次,整合各方資源開展社區“黨建服務矩陣”系列主題活動8次,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合場地優勢開展多樣活動
社區在規范設置“四室一廳”的基礎上,結合現有場地優勢創造性增設“三室三站一場”,綜合形成“七室三站一廳一場”新格局。“七室”即黨群活動室、班子會議室、多功能會議室、“兩委”干部辦公室、書畫室、閱讀交流室、警務室;“三站”即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退役軍人服務站、“暖心驛站”;“一廳一場”即辦事大廳、門球場,這些場所全方位多層次滿足為民服務活動的需求?! ?/p>
在這些場所,黨員群眾不僅可以獲得就業指導、困難幫扶、政策咨詢、黨組織關系轉接等70多項黨群服務,還可以體驗文體娛樂、技能培訓、法律宣講、愛心義診義剪等多個特色服務?! ?/p>
根據社區常住人口中老年人和留守兒童較多的情況,該社區在服務中心專門開設“一老一小”活動區,日常開放門球場,不定期舉辦老年人門球賽,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設置“三味書苑”書畫室,搭建書畫愛好者文化交流平臺,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童心向黨”“家庭教育進社區”“關愛未成年人主題活動”“我們的節日·月圓中秋·情滿滃江”親子活動和教育培訓等系列文明實踐特色服務活動18場次。今年8月份開始,社區還組織義剪服務志愿隊每月一次為社區60歲以上老人及小孩免費義剪?! ?/p>
社區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充分整合利用各方資源,精準解決社區群眾難題。通過主動聯系,社區與韶關翁源南粵家政服務就業培訓基地、滃江人力資源公司黨支部等在社區轄區范圍內的機構聯合創設“技能培訓班”:以南粵家政培訓基地為平臺,開展“金牌月嫂”“家政能手”等特色技能培訓課程,不斷發掘就業機會,幫助群眾實現就業?! ?/p>
截至今年9月,社區已累計開展技能培訓班35班次,培訓1089人次,幫助群眾實現就業545人次,有效解決部分困難群體的生活難題?! ?/p>
外賣小哥、快遞小哥、環衛工人等就業群體是服務居民生活的重要力量,他們冒嚴寒、頂酷暑、起早貪黑為群眾、為社區工作,但是受工作性質影響,往往沒有合適的休息場所。社區根據這一群體的實際需求,探索建立了“冷了能取暖,熱了能納涼,渴了能喝水,急了能如廁,累了能歇腳”的“暖心驛站”,將黨和政府的關懷真真切切送及他們,打通服務新業態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聚力志愿服務促進基層共治
社區堅持把志愿服務融入社區治理,積極發揮志愿服務在社區的協調、穩定作用,聯合翁源縣心連心公益協會等志愿服務團體,構建起由轄區黨員、退伍軍人、熱心社區工作者組成的志愿服務隊,扎實做到“只要社區群眾有需要,社區志愿服務立刻到”,為社區基層治理注入新動能?! ?/p>
自成立以來,志愿服務隊扮演了協管員、信息員、宣傳員、巡查員、調解員、監督員等多重角色,將志愿力量延伸到社區的每一個角落,協助社區開展突發事件處理、政策宣傳、疫情防控、社務協調、文明倡導、環境保潔、平安守護、便民服務、為困境人員送溫暖等各式各樣的工作和活動48次,為群眾提供志愿服務1萬多人次,群眾滿意率達100%,有效助力社區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