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在仁化縣丹霞山片區的雨污分流改造項目施工現場看到,長長的圍擋將工地與行人分開,施工人員正緊張鋪設雨水管道,現場一片繁忙景象?!?/p>
仁化生活污水處理廠。邱其聰攝
近年來,特別是每年的雨季汛期,仁化老城區在連續性的集中降雨后,就會導致多處較大面積積水,影響城市功能運行和老百姓日常工作生活。為打造“水在城中、城在綠中、人在景中”的生態宜居環境,今年,仁化縣將城區、鄉鎮雨污分流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列入今年“八項民生實事”中,投資3億元,下決心打通城區地下“毛細血管”、暢通城市“微循環”。對縣城的金盆村、龍井村、富民新村等九個片區的老舊小區實施雨污分流改造;對長江鎮、董塘鎮、扶溪鎮等九個鄉鎮的雨污分流管網進行鋪設以及實施董塘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 ?/span>
“完善城市污水管網的建設,實現污水進廠、雨水進河、各行其道。”仁化縣住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雨污分流管網改造能有效增強防洪排澇能力、改善人居環境、解決民生問題,它能給老百姓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投入大、難度高,這是一個剖開光鮮的城市表面、深藏于地下的城市“良心”工程。由于工程需要,不得不對縣域內多個路面進行開挖施工,勢必影響市民出行,因此會招致個別人的不理解。但是,建設者們卻毫不氣餒,加緊施工的步伐,爭取讓市民早日受益。主管工程負責人表示,“我們計劃是11月底前完成縣城所有道路與片區的主管道鋪設;12月底完成剩余的路面鋪設與養護工作,明年1月完成全部工程建設任務?,F在也是按著我們計劃施工的工期在有序推進中。”
不少市民感嘆,感覺像是把整個縣城都翻了一遍。雖然個別道路被封,出行受到一定影響,但都能理解。“以前,遇到大雨天氣,老街這里積水嚴重,但是這幾天連續降雨,路面也沒有出現積水現象了。”家住老城社區的陳大哥感慨道?! ?/p>
據悉,仁化縣縣城計劃鋪設管網約43公里,現已完成改造總體進度的90%,而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提質增效建設項目,長江鎮、扶溪鎮、聞韶鎮已于9月份進入全面施工階段,計劃12月完成所有主管道的鋪設施工,明年1月完成剩余的路面鋪設與養護工作,明年3月將完成全部施工任務;黃坑鎮、周田鎮、石塘鎮、紅山鎮及大橋鎮今年11月份進入全面施工階段,明年3月完成所有主管道的鋪設施工,明年5月完成剩余的路面、管道鋪設施工與養護工作,爭取明年7月前完成全部施工任務,提標改造董塘鎮污水處理廠項目,目前已累計建設管網約13.1公里?! ?/p>
針對剩余的工程量,仁化縣住管局也成立了聯合巡察專班,在加強施工質量監管的同時,也按照鞏文鞏衛和揚塵治理的工作要求,對施工工地進行文明施工督導,減少對群眾生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