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縣毛竹產業園于近日入圍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入庫重點推薦名單;“以竹代木”研發成果轉化運用到全竹刨花板生產線并于2022年12月達到滿負荷生產;“以竹代木”生產的集裝箱底板占全國行業供應量35%……去年以來,仁化縣堅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把毛竹深加工業作為壯大實體經濟的重要引擎,在高層次人才及團隊的創新驅動下,逐漸形成毛竹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搭平臺引人才助竹材研發利用
仁化縣是中國毛竹之鄉、廣東省毛竹種植大縣,有毛竹種植面積42.95萬畝。聚焦竹產業發展,圍繞落實韶關新時代“百團千才萬匠”人才工程,仁化縣積極構筑人才創新創業高地,與中科院能源研究所、中國林科院、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等科研院校開展產學研合作,引進博士專家團隊,成立了竹基新材料研發中心,建立了全竹產業省級博士工作站,建成省級高強度竹木復合環保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形成具有行業競爭力的協同創新平臺。2022年建成投產的縣屬重點項目——鴻偉木業投資2億元建設的年產20萬立方米全竹及竹木復合刨花板項目,就是產學研合作的重要成果?! ?/p>
筆者日前走進該生產線,看到一條條毛竹經過切斷、刨片、干燥、施膠、組坯、熱壓等工藝后,制成結實、美觀的全竹或竹木復合結構刨花板產品。“我們去年成立了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推進全竹刨花板生產線落地的技術難題做了攻關。同時,利用中國林科院的平臺和資源共同立項攻克‘抗菌防蟲竹刨花板制備關鍵技術’。去年又利用省級博士工作站引進博士團隊開展全竹產業鏈項目打造,正在規劃建設竹刨花板提質增效及全新竹飼料添加劑生產線。”仁化縣高層次人才、鴻偉木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向建平告訴記者。在新生產線的拉動下,該公司2022年1-11月累計完成工業產值3.4億元,同比增長14%?! ?/p>
“毛竹是研發培育生物質新材料的優質基礎材料,立足資源稟賦,我們支持和鼓勵企業加速集聚、引入有關竹業的科技創新人才及團隊,推動自主研發、技術攻關、成果轉化應用,建成以奧達、鴻偉等企業為引領的毛竹加工技術水平國內領先、全省最大的毛竹加工集聚區。”談起人才引領竹產業發展,仁化縣委人才辦有關負責人如是說道。
做實“引育留用”促竹業全鏈條發展
“產業要發展,人才是關鍵”,作為“中國毛竹之鄉”的長江鎮深諳此理,去年與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簽訂了科技特派員長效幫扶等合作協議,把省林業科學研究院60多位科技特派員組成的7支服務團隊請到長江鎮,圍繞小葉龍竹推廣種植示范基地、病蟲害防治、竹下種植等開展技術指導。為挖掘激勵農村竹業人才,還遴選出一批從事毛竹種植、竹加工、竹工藝的“土專家”,激發竹農學習掌握新技術的積極性?! ?/p>
良好的人才基礎以及豐富的竹資源,吸引了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仁化縣奧達公司到長江鎮投資辦廠,并于2022年2月建成投產,生產集裝箱底板半成品等。該公司主廠區轉化應用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等高校研發成果而新建的竹木纖維復合環保新材料生產線及竹重組材示范生產線,恰好與長江鎮的新廠形成產業鏈條,主要生產集裝箱底板、竹重組材等,其中集裝箱底板供應量已占全國行業供應量的35%?! ?/p>
與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合作,是仁化縣引人才、用人才、育人才的重要法寶。在多層次人才支撐下,目前全縣累計研發竹加工專利31項,新開發竹相關產品72個,毛竹全產業鏈發展的科技引領支撐格局逐步形成?! ?/p>
為了讓人才留得住、用得好,該縣建立健全縣領導干部聯系服務人才制度,由縣領導和縣直有關單位班子成員對接竹產業企業及特殊人才,去年到各類竹木企業開展聯系服務300余次,幫助解決人才子女入學入園等實際問題。同時,不斷加強創業孵化基地、人才驛站、信息交流等人才平臺建設,加大對創新創業、科技研發的扶持力度,充分釋放人才紅利,為竹產業創新發展注入不竭動能?! ?/p>
產業聚人才,人才興產業。如今,仁化縣現有竹加工企業50余家,通過以竹代塑、以竹代鋼、以竹代木等推動毛竹產業發展,打造了國內最大的竹集裝箱底板供應商、國內最大的全竹刨花板生產基地,仁化縣竹產業發展基地于近期入選省首批林業特色產業發展基地,全縣形成了集毛竹種植、竹制品加工、食用菌和旅游研學觀光于一體的全產業鏈良性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