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叔,高壓138、低壓109,還是有點偏高,記得要按時吃藥,注意休息,飲食清淡些,過個好年。”春節前夕,記者來到乳源一六鎮羅屋村衛生站,只見一位年輕的“白大褂”正在給一名老人看診,言辭中盡顯關切?! ?/p>
姓楊的老人告訴記者,他住在附近的上南村,今年82歲。前年老伴去世,他成了獨居老人。有基礎病的他每半個月來一次衛生站。“羅醫生父子一直為我免費做檢查,遇到雨天,小羅醫生還會親自上門給我做檢查,我特別感激。有他們在,我心里踏實多了。”老人感激地說。
老人口中的“小羅醫生”名叫羅偉鑫,3年前從部隊退役后因受父親羅壽華的影響,加上在部隊也學習了醫學知識,便主動投身農村醫療服務事業,成為百萬鄉村醫生中的一員?! ?/p>
記者發現,這間衛生站和別的衛生站相比多了兩塊牌匾。一塊是“乳源瑤族自治縣健康快遞志愿服務站”,一塊是“鄉村健康講堂”。原來,這是羅壽華、羅偉鑫父子于2021年7月特別向當地政府申請掛牌開設的志愿服務項目?! ?/p>
該項目以農村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婦女、兒童等人群為服務對象,以羅家父子為骨干,吸引和帶動86名“鄉村能人”(鄉村醫生、黨員干部、大學生、社會愛心人士等)組建起“健康快遞人”志愿服務隊,面向全鎮開展義診、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務?! ?/p>
疫情防控重心轉向“保健康、防重癥”后,村級衛生站成了保障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元旦前,來衛生站就診的群眾一下子多了起來。小羅醫生說,高峰時期他一天要接診30多名病人,接診量是平時的3倍?! ?/p>
一天晚上8點多,小羅醫生連軸轉了一天還沒吃上晚飯,這時,百歲老黨員侯婆婆的孫子小歐打來求助電話,稱侯婆婆出現心悸、腹脹等癥狀,家人很著急。小羅醫生趕緊收拾藥箱,自行驅車前往侯婆婆家里。給侯婆婆做完檢查,身體沒有大礙,叮囑家屬用藥事項后才安心地離開。這樣的事還有很多。
一六鎮工作人員介紹,這段時間,以鄉村醫生為骨干力量的一六鎮“健康快遞人”志愿服務隊員們充分發揮親民的優勢,走村入戶。在藥品緊缺的情況下,隊員們多方籌措藥品,確?;鶎俞t療服務正常開展,繼續為村民提供價格實惠且有效的藥品,保障孕婦、兒童、老人等重點人群的用藥需求,指導群眾合理用藥、科學用藥,不盲目屯藥,并準備“健康包”提供給困難群體,解決困難群體在特殊時期購藥難的問題,成了筑牢群眾生命健康安全防線的“機甲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