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春為歲首,萬象更新。新年伊始,升騰的“煙火氣”助推著“紅火”的文旅產業,武江區文旅市場在蟄伏近三年后全面復蘇。該區文旅主要運行指標“動如脫‘兔’”、一路攀升、“武”力全開,為文旅產業供給著澎湃動力,推動武江區文旅市場從新春“開門紅”到未來“持續紅”。
龍歸水岸格?;êS菏⒎?。謝燾 攝
武江區鄉村振興培訓實踐中心。
萬家燈火照進“武江年”
春節前一周,孟洲壩迎春花市人流火爆,游人如織。武江區首次采用“花市+夜市”的創新模式,攤鋪鮮花爭艷,商品琳瑯滿目,夜景流光溢彩。據韶關移動大數據顯示,春節前一周,逛花市的人流量高達13.40萬人次。“花是真的美,人是真的多!這才真的是萬家燈火照進‘武江年’。”手捧著一束百合花的游客感慨道?!?/p>
市民在迎春花市采購年花。劉穎幗 攝
“過年嘍!”一聲鳴鑼后,孟洲壩在大年初一這天迎來“舞獅鬧新春”的熱鬧場面,吸引了不少自媒體達人和頭部網紅參與直播宣傳。身穿醒獅服的表演者行走在梅花樁上,向市民展示喜慶的舞獅表演,年文化就在市井的喧囂中醞釀開來。孟洲壩持續推出的春節特色文化活動,宛如“武江廟會”,讓游客在傳統年味與新潮年文化的碰撞中品味文化跨年,游客直呼:“熟悉的年味回來了!”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吸引了南方日報、廣東廣播電視臺、南方都市報等主流媒體持續報道。
龍騰獅舞鬧新春。余曉韶 攝
春節期間,車八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武江科普基地迎來了人流高峰,人氣爆棚,日均接待游客近3000人次,科技感“拉滿”的園區受到廣大游客追捧。“從‘水中精靈’到‘林中飛羽’,從‘蟲蟲之家’到‘森林主人’,通過熒幕互動游戲,利用聲光交互系統,借助虛擬現實技術等科技力量沉浸式教學‘動植物的智慧’,游客在移步換景之間感受生物的多樣性。”熱愛自然的黃先生高興地分享。
城區的年味值“爆表”,樸實熱鬧的鄉村也不甘示弱,春節期間加足馬力賀新春、迎游客。龍歸鎮、重陽鎮與江灣鎮立足當地風土人情和文旅熱點,以鄉村年味吸引游客,“在鄉村過大年”成為文旅消費新潮流。龍歸鎮緊抓露營經濟、圍爐煮茶、美麗花海等“網紅”市場,推出“一花海打卡、二圍爐品茶、三露營消遣”的年味三部曲;重陽鎮的鄉村張燈結彩、人山人海,年味濃濃,短時間內近郊游快速升溫;江灣鎮不僅有競相怒放的千畝油菜花,還有著濃厚的龍舟文化和旖旎的山水風光。“江灣,靚!”前往體驗“十里江灣似畫廊”的文女士由衷地贊美鄉村美景?!?/p>
芙蓉大舞臺新春文化活動。歐德亮 攝
“春節期間市民群眾對文旅需求呈現大幅增長的態勢,武江區全力打造文旅復蘇新態勢,使得武江年文化強勢‘出圈’,文旅市場強勁復蘇,各景點、文博場館、住宿、餐飲、演出單位等涉文涉旅企業積極響應,成功舉辦了近40場春節文化活動,共接待過夜游客1.4938萬人次,同比增長10%,實現旅游收入創收2002.35萬元,同比增長10%。”武江區文旅體局長李婷介紹。
“武”力全開 實現文旅市場新“兔”破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在今年的武江區“兩會”上,武江區政府工作報告詳細介紹了2022年的文旅成績,夜間經濟持續活躍,成功打造孟洲壩“網紅夜市”;韶州文創園項目建設進展順利,高度融合了韶州公園文化內涵和商業價值;“西河-重陽”“龍歸-江灣”精品線路持續更新優化。武江區還通過招引優質文旅品牌進駐武江,強化合作、創新發展,為實現武江文旅產業項目化品牌化積累了寶貴經驗,讓市民群眾不僅物質日益富足,精神也更加富有。
十里江灣?!?/p>
夜間經濟持續活躍,成功打造“武江夜市”品牌IP。武江區“地攤經濟”在讓城市的夜晚“亮”起來、人氣“聚”起來、商家生意“火”起來。為助力夜市更加火爆,武江多次組織舉辦“草地音樂會”、紅色電影日等大型文化文藝活動。武江夜市在十月順利一“飛”沖天,粵北首個國際標準飛盤場順利建成并完成首飛,“我在武江等你”一度成為交流熱詞?! ?/p>
文旅活動異彩紛呈,推動文旅消費增長。武江區以中心城區、紅色文化、綠色生態三大特色,統籌全區旅游保護與開發利用,促進文旅產業的轉型升級與融合發展,探索搭建全域文化旅游體系。此外,該區還致力籌辦多場大型文旅活動。“端午龍舟文化旅游節”“金秋文化旅游節”等主題活動,直接帶動文旅消費,2022年武江區共接待游客69.6萬人次,旅游收入達12.14億元?! ?/p>
文旅項目成功推進,閑置資產有效利用。武江區將閑置資產打造成車八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武江科普基地,助推韶州公園、芙蓉山公園等非傳統旅游景區成為休閑旅游熱門地,推動韶州公園文化內涵和商業價值有機融合。除此之外,武江各鎮街推陳出新,精心完善“西河-重陽”“龍歸-江灣”精品線路,去年新增了黃塱沿河步道、灣仔古樹公園等一批網紅打卡點。
“向春天出發” 奮力推動文旅事業高質量發展
武江區文旅市場一路高歌猛進,實現“開門紅”,充分激發了文旅消費新潛力,為開發2023年文旅新項目提供了非凡“加速度”。在剛剛公布的武江區2023年十項民生實事中,提出要大力推動文旅產業發展,完成武江區圖書館(二期)、西河山蕉知青文化園、龍歸帶頭古道、重陽紅色革命遺址等一批高質量的文旅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武江區韶州文創園(一期、三期)項目,滿足轄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p>
“不久后,山蕉知青文化園即將開園。該項目位于西河鎮山蕉村,是集展覽、教育、研究、聯誼、休閑、旅游、效益為一體的綜合性知青文化基地。”李婷介紹,園區在場景還原、服裝體驗、道路設計、農耕農種和飲食風味等多方面為游客提供沉浸式體驗,深度還原當年生活場景,設置復古懷舊打卡點,讓人感受時空倒流,“穿越”到20世紀70年代,直接“對話”知青年代,重溫激情燃燒的歲月。
武江區西河山蕉知青文化園(效果圖)?! ?/p>
“我們將繼續加強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利用,提升文化旅游產品質量,提高文化旅游服務水平,提升文化旅游消費體驗,推動文化和旅游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深度融合,全力構建武江區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李婷表示,接下來,武江區將持續打造一批高品質文旅項目,推出一系列以旅游為載體、以文化為內涵的精品文化和旅游線路。“傾心打造‘龍歸-江灣’精品路線,新增文武閣塔、帶頭古道、江灣溫泉等新游玩景點,加快推進武江區韶州文創園建設,這些都是武江區今年重點打造的文旅項目。”
“韶州文創園二期項目,即車八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武江科普基地順利開園后,我們的工作重點就是推進武江區韶州文創園(一期、三期)項目。”據李婷介紹,“項目一期建設內容正有序開展中,主要是修繕和提升園內10棟建筑物,重新打造運營中心、藝術會客廳、藝術創作室以及值班室。項目三期建設內容主要是韶州文創園公共空間的塑造,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初步概念設計。”武江充分利用城央公園生態資源,通過項目建設使公園資產資源價值最大化,構建文旅產業發展的平臺和載體,打造吸引文創人才洼地,集聚文旅產業旺地,滿足市民藝術品位盛地,提升中心城區城市品質。
武江區在重陽水口舉辦“端午龍舟文化節”?! ?/p>
正如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所提出的,我們今天的奮斗,就是為了涵育多彩多姿的廣東山水、廣東湖海、廣東花木,傳承充滿濃濃鄉愁的廣東城鄉、廣東文化、廣東韻味,讓父老鄉親臉上充滿幸福的笑容和希望。武江區也將向著春天出發,一刻也不耽誤,把文化旅游業發展成為一個更加繁榮的產業,把文化旅游業發展成為一個更加具有競爭力的產業,把文化旅游業發展成為一個更加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奮力推動武江區文旅事業高質量發展。
圖片除署名外由武江區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