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網絡購物已逐漸成為主流的購物方式之一。大家享受網購便利的同時,一不小心也會遇上需要維權的煩心事。近日,新豐法院成功化解一起涉及“三無”化妝品的信息買賣網絡合同糾紛,最終以商家退貨退款賠償調解結案?! ?/p>
“三無”產品十倍賠償!
2022年8月,陳某通過某電商平臺在潘某的店鋪中購買了價值1976元的祛斑產品。陳某收到貨物后,發現該產品包裝上沒有生產商名稱、產地、生產廠家及化妝品許可證等信息,屬于“三無”產品,遂和潘某溝通要求退款和賠償,但均無果。后陳某將潘某訴至法院,要求潘某按化妝品價格的十倍進行賠償?! ?/p>
新豐法院調解員接到該案件后,考慮到雙方當事人均處異地,且跨省份,便通過線上進行調解?! ?/p>
“十倍價格!這不是敲詐嗎?我的產品是從公司直接拿貨的,我不同意賠償,可以直接走法律程序。”潘某接到調解員電話后激動地說道。法院調解員耐心解釋,與雙方當事人分析利弊,最終雙方達成一致調解意見:陳某將購買的化妝品寄回給潘某,潘某則按化妝品3.5倍的價格賠償給陳某?! ?/p>
法院提醒,消費者在網購前,應盡可能事先了解店鋪產品的供貨渠道及店鋪信譽度,向商家詳細了解商品的屬性、質量、品牌、產地等信息;下單時,要注意保留購買記錄、聊天記錄等相關證據材料,如果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應妥善保管好商品,及時依法維權。而作為銷售者,應當嚴格遵守我國法律法規,不制假售假、不知假售假、不出售“三無”產品,誠信經營,以免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