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高度關心和大力支持下,乳源縣域經濟發展在2022年取得一定成績,地區生產總值達114.70億元,同比增長3.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09億元,同比增長15.8%,遠超全國4.1%的增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工業投資、制造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43%、93.4%,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疫情防控四重壓力疊加影響下,全縣經濟運行實現企穩回升。
立足當下 展望未來 打造高質量發展“乳源樣板”
在新時代征程中,乳源將立足重點生態功能區定位,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持生態優先,堅持制造業當家,實施“一廊一園”區域發展戰略,主動融入和服務“雙區”建設,持續發力構建以實體經濟為主體、以生態產業為主導、以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化高質量發展體系。并以“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推動北部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省市縣重要工程、實施意見、方案為抓手,根據各鎮自然、經濟、社會等特點因地制宜、分門別類打造特色產業,達到“多賽道”齊頭并進,實現鄉鎮聯城帶村融合發展。轉變以往能耗污染“兩高”的傳統資源型產業為主導的體系,向高新技術產業、大健康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特色鮮明的現代產業集群轉型升級。
把握支撐點 做強爆發點 狠抓三產深度融合發展
乳源將立足“一園”—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發展定位,結合南嶺國家公園創建工作,全力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雙向通道,持續做好近兩年來推進的大健康“十個一”工程,聚焦以東陽光為龍頭的優勢主導產業鏈,持續開展東陽光“廠區變園區、產區變城區”試點改革,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大力盤活閑置低效用地,探索推行“以畝均論英雄”“標準地+承諾制”等綜合改革。期望在以東陽光為龍頭企業的“引爆點”上,東陽光“雙變”的產值能在十四五期間達到350億元。并加快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著力培育休閑觀光、產品深加工、康養度假、研學科普等特色業態,深度推動農文旅產業融合,加速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東陽光高科技產業園。
借助外力 提升內力 突出優勢推動高質量發展
圍繞省委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部署,全面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同時,韶關丹霞機場、京港澳高速公路及未來將建成的乳源港構建起“水陸空”交通網絡優勢和乳源首屈一指的生態資源、文旅資源,是發展縣域經濟的最大信心、最強底氣?! ?/p>
優化結構龍頭引領,引發產業“鏈式反應”。目前乳源緊盯大健康產業鏈和電子信息產業布局“一主兩副一帶”的產業鏈招商地圖,優化提升產業結構,發揮龍頭企業引領支撐作用,大力開展縣鎮村三級政企聯動招商,力爭2023年招商引資到位投資20億元以上。同時,乳源將重點圍繞大健康生物醫藥、新能源材料等五條主導產業鏈,在“強鏈、補鏈、延鏈、精鏈”上下功夫,加快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p>
好鋼用在刀刃上,平臺“承”起一片天。乳源將統籌資源和集中力量打造“乳桂經濟走廊”,這“一廊”集中乳源80%的人口和產業,以及88%以上的生產總值。乳源將注重完善產業園周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提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推動實現十四五期間“一廊”產值達450億元。實施有規劃擴園,聚力孵化企業等疊加舉措,推動形成“一區多園”格局,逐步提升承接灣區產業轉移的承載力?! ?/p>
探索制度巧創新,項目“油門踩到底”。乳源牢固樹立“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狠抓產業項目”的鮮明導向,牽牢項目這一經濟發展“牛鼻子”,探索推進重大項目無障礙落地和企業訴求“一跟到底”工作機制,深入實行領導干部“一線工作法”,扎實做好項目引進、落地、建設、投產的“閉環”滾動接續工作,實行重點投資項目清單化管理,奮力推動乳源在縣域經濟發展中實現綜合實力和發展水平的整體躍升?!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