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武江區地區生產總值達306.87億元,全市排名第一;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7%,居全市首位;全年接待游客69.6萬人次,旅游收入達12.14億元,文旅事業蓬勃發展……過去一年,該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業經濟提質增效,農業發展穩中有進,現代服務業持續發展,民生福祉日益改善,城鄉融合發展持續加速,發展活力日益增強?!?/p>
芙蓉山上俯瞰武江。
高樓林立的芙蓉新城。
人勤春來早,整裝再啟航。2023年,該區圍繞建設韶關“雙化雙融”先行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率先突破區的目標,深入實施韶關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大戰略”“六大行動”“三大提升”,以更大力度推進穩增長、強產業、優環境、美城鄉、促改革、謀創新、惠民生、保穩定……開啟新的奮斗之路,奮楫揚帆,奏響發展“春之曲”。
綠美武江生態樂章
2022年空氣環境指標優良達標率達94.2%,空氣質量保持市轄三區最優;全區飲用水水源和地表水斷面水質達標率均保持100%……該區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扎實推進綠美武江生態建設,擦亮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讓武江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p>
近年來,該區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加快盤活重點鄉鎮重點領域資源資產,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生態康養產業,謀劃開發重陽水上運動中心、江灣溫泉等資源,打造康養勝地、天然氧吧、戶外運動基地品牌;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新時尚。將閑置資產打造成車八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武江科普基地就是其中一項生動實踐;同時,各鄉鎮推陳出新,精心完善“西河-重陽”“龍歸-江灣”精品線路,新增黃塱沿河步道等一批網紅打卡點,均受到市民游客熱捧?! ?/p>
“加快綠色能源產業發展,推動分布式光伏開發建設,謀劃實施江灣大東山風電項目;繼續做好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換電站等配套設施建設。”武江區委、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武江區將加快構建生態、生產、生活“三生合一”,實現產業、人口、城市有機融合的綠美武江生態建設新格局。
城鄉融合變遷樂章
“紅星村改為紅星社區,‘村民’變身‘居民’,‘村改居’之后不僅原‘村民’享受的福利不變,還實現了‘居民’的收益疊加。”今年初,領到“村改居”后首次分紅的村民黃細義感嘆道。去年11月4日,武江區人民政府批復,同意撤銷紅星村村民委員會,設立紅星社區居民委員會,在城鄉融合發展過程中,武江探索出了基層治理的新路徑。
2023年,該區穩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省級試點建設,建立健全美麗小城鎮發展、村改社區管理、村集體經濟運行機制體制,選取西河鎮、西聯鎮較為成熟的村開展新一輪“村改居”試點推廣工作。同時,進一步加強圩鎮基礎設施建設和建筑風貌管控,優化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資源配置,提升龍歸鎮作為該區高質量發展副中心承載能力。
明確“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發展思路,以全區7個鎮(街)、89個村(居)、273個自然村為主體,全面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通過抓好產業興區、強區富民、城區帶動,統籌培育本地產業和承接外部產業轉移,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產城融合發展。
實體經濟強優樂章
武江區城鄉融合產業園位于龍歸鎮,是以“雙碳”牽引產業綠色循環發展,以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產業、新能源材料、智能制造為主導產業,以高品質精品農業為輔助,探索一、二、三產業相互促進,示范帶動城鄉融合發展的省級試點平臺及廣東省內標桿型產城融合示范區。2022年11月17日,該區舉行城鄉融合產業園入園項目簽約儀式,引進年產值超億元項目2個?! ?/p>
今年,該區堅持“項目為王”,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著力打造產業轉移承接平臺,夯實產業經濟發展基礎。以“一號工程”力度建設武江區城鄉融合產業園,加快園區建成運營;對標珠三角頂尖園區建設科創園,完善科創園基礎設施配套,推動工業大廈建設;高標準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規?;蛟焓〖壥卟水a業園。
賡續奮斗
唱起文旅融合發展“春之歌”從新春“開門紅”到未來“持續紅”
“花是真的美,人是真的多!”今年春節前一周,孟洲壩迎春花市人氣火爆,游客李女士帶著家人前往“湊熱鬧”。這是該區首次采用“花市+夜市”的創新模式,攤鋪鮮花爭艷,商品琳瑯滿目,夜景流光溢彩。數據顯示,年廿四到年三十,逛花市的人流量高達19萬人?! ?/p>
春節期間,孟洲壩持續推出春節特色文化活動,舞獅表演、非遺展示、熱鬧的人群,宛如“武江廟會”,讓游客在傳統年味與新潮年文化的碰撞中品味文化跨年;車八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武江科普基地也迎來了人流高峰,日均接待游客近3000人次,科技感“拉滿”的園區受到廣大游客追捧?! ?/p>
城區的年味“爆表”,樸實熱鬧的鄉村也不甘示弱,以鄉村年味吸引游客,短時間內近郊游快速升溫,“在鄉村過大年”成為文旅消費新潮流。龍歸鎮緊抓露營經濟、圍爐煮茶、美麗花海等“網紅”市場,推出“一花海打卡、二圍爐品茶、三露營消遣”的年味三部曲;重陽鎮不僅有競相怒放的千畝油菜花,還有濃厚的龍舟文化和旖旎的山水風光。今年新春,武江區文旅市場強勁復蘇,轄區舉辦春節文化活動近40場,實現旅游收入創收2002.35萬元,同比增長10%?! ?/p>
升騰的“煙火氣”助推著“紅火”的文旅產業,武江文旅市場開年便一路高歌,文旅運行指標動如脫“兔”,為文旅產業注入澎湃動力,推動該區文旅市場從新春“開門紅”到未來“持續紅”。在今年的武江“兩會”上,武江區政府工作報告詳細總結了2022年的文旅成績:夜間經濟持續活躍,成功打造孟洲壩“網紅夜市”;韶州文創園項目建設進展順利,高度融合了韶州公園文化內涵和商業價值;“西河-重陽”“龍歸-江灣”精品線路持續更新優化……通過招引優質文旅品牌進駐武江,強化合作、創新發展,讓市民不僅物質日益富足,精神也更加富有。2022年,該區共接待游客69.6萬人次,旅游收入達12.14億元?! ?/p>
“大力推動文旅產業發展,完成區圖書館(二期)、西河山蕉知青文化園、龍歸帶頭古道、重陽紅色革命遺址等一批高質量的文旅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武江區韶州文創園(一期、三期)項目,滿足轄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這是2023年武江區政府承諾為民辦好的十項民生實事之一?! ?/p>
“我們將全力創建3A景區、多功能型運動場地,爭取承辦全國柔術公開賽、粵北地區體育舞蹈公開賽、龍舟賽等大型文體活動賽事,實現旅游收入13.5億元以上。”該區文旅體局主要負責人介紹道,2023年,該區將加強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利用,提升文化旅游產品質量,提高文化旅游服務水平,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全力構建武江區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數讀藍圖
2023年武江區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完成年度計劃投資56.57億元,力爭實現全年GDP增長6%,固投增長6%,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5%?! ?/p>
●全年初步安排區重點項目74個,計劃完成投資56.6億元?! ?/p>
●力爭全年實現工業投資8億元、增長18%?!窳幦晷潞灱s項目25個以上,其中超億元項目10個以上,投資總額40億元以上?! ?/p>
●加快綠色能源產業發展,推動分布式光伏開發建設,力爭全年完成投資3億元?! ?/p>
●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2600畝、撂荒地整治2000畝;確保糧食產量穩定在2.47萬噸、生豬出欄量18萬頭以上?! ?/p>
●力爭全區優質蔬菜種植面積達5.8萬畝,產量超過9.8萬噸?! ?/p>
●完成49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建設?! ?/p>
●增加公辦學位1650個;力爭城鎮新增就業36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