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3月26日,乳源現代特色農業招商大會暨農產品加工綜合服務平臺啟動,現場達成協議簽約金額近12億元,為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注入強大動能。在完整構建“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縣鎮兩級指揮體系的10天內,乳源交出第一份亮眼成績單?! ?/p>
乳源縣城一江兩岸。廖法明攝
乳源農產品加工綜合服務平臺啟動儀式。姚艷婷攝
大布風電。傅神雙攝
乳源東陽光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鐘華攝
一六鎮中草藥種植基地農民在進行田間管理。鐘華攝
乳源建成的高標準農田。
東風浩蕩滿瑤鄉。今年3月,“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指揮部辦公室以及縣域經濟、城鎮建設、鄉村振興、要素保障、決策咨詢五個工作專班、九個鄉鎮“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指揮部辦公室相繼揭牌成立,初步形成指揮有力、上下貫通、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 ?/p>
回首過去一年,該縣上下圍繞“精美農村、精細農業、精勤農民”工作方向和“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工作目標,以守底線、抓突破、創亮點為主線,深入開展鄉村振興突破行動,推動農業農村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乳桂走廊”美麗鄉村風貌帶獲得全市鄉村振興擂臺賽一等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低收入群體增收幅度排名全市第一,農村干路硬底化、農業保險、農產品質量監管等一系列農業農村工作在全市受到通報表揚,為乳源高質量發展發揮“壓艙石”作用?! ?/p>
繪就新藍圖。乳源鄭重提出:以全縣9個鎮、116個村(居)委會、1069個村小組為主體,全面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全力打造強富綠美新乳源。爭取到2027年,實現全縣生產總值突破150億元,9個鎮經濟實力顯著增強,重點鎮鎮級企業生產總值基本實現倍增,其余特色鎮基本形成1~2個特色產業,縣域經濟總量躍上新臺階。全縣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不低于45%,產業集聚提速,形成1~2個特色鮮明的主導產業,產值超百億元,實現產業發展大突破。城鎮綜合承載力和人口集聚能力大幅提高,全縣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0%以上。全縣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2022年相比增長30%以上、年均增長6%以上,增速持續高于全國平均增速,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至1.75左右。預計到2035年,新型城鎮化基本實現,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城鄉區域發展更加協調更加平衡,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p>
號角催征礪精兵,揚鞭奮蹄踏征程。當前,乳源全縣正按照省委、市委的工作部署,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聚焦重要戰略、重點工作、重大項目精準發力,鉚足干勁、比學趕超,全力以赴推動“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開創乳源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聚焦現代產業體系扎實發展縣域經濟
近年來,乳源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大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重點在全域生態保護、推動產業攻堅、增強縣城綜合承載能力方面下功夫,不斷推動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產業化,大力推進文化旅游產業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大健康產業。2022年乳源GDP同比增長3.2%,增速全市排名第二,探索出綠色發展的“乳源路徑”?! ?/p>
在乳源縣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推動落實大會上,乳源縣委書記陳大川強調,要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為新起點,發展壯大特色工業,做精做強特色現代農業、全域旅游等生態產業,培育發展新能源、大數據等新業態,走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發展路子?! ?/p>
在大力發展工業方面,乳源有著厚實的制造業優勢。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項目為王,繼續做優做強制造業。大力支持東陽光、碩成、勝藍等先進制造業企業升級擴建,推動歐萊、卓特、筑友等新項目建成投產,推進嘉能紙業、冠華、威鳴、晟發等企業加快開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持續提升產業競爭力。整縣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建設,加快大布風電、必背橫溪抽水蓄能電站項目開發,培育壯大新能源產業集群。加快推動園區創新發展,積極打造承接大灣區產業有序轉移平臺。加快推進一六大健康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擴園,桂頭仙湖工業園盤活,努力打造成為省內承接大灣區產業轉移的“橋頭堡”。探索雙向“飛地經濟”發展模式,用好東莞幫扶和省直單位對口支援機制,謀劃“總部、研發在長安,制造基地在乳源”的“正向飛地”模式,同時以租賃廠房樓宇、設置園中園、建設孵化器等方式,在灣區城市設立“反向飛地”,實現“雙向奔赴、雙方聯手、雙優疊加、雙雙發展”的共贏局面?! ?/p>
在大力發展農業經濟方面,全力保障糧食和農產品安全供給。持續嚴格推進耕地保護“田長制”試點工作,確保農作物播種面積不少于20萬畝,糧食生產面積不少于11萬畝。探索發展藥食同源蔬菜種植、體驗項目,就地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切實解決中草藥種植“非糧化”問題,保障農民群眾切身利益。提升耕地質量,加快推進桂頭鎮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工作,完成1.4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完善高標準農田建后管護長效機制,確保高標準農田持久發揮效益。同時加快構建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全力打造“瑤經濟”,實現以“小切口”推動農業產業大變化。把握“年魚經濟”機遇,以禾花魚養殖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突破點,開發各類產品,組織帶動地方特色產業出精品。把握資源稟賦優勢高水平推進蔬菜、瑤藥、油茶3個現代省級農業產業園建設,大力推動絲苗米、高山茶省級產業園創建,進一步擦亮乳源瑤山茶、大橋石鯉、峽谷山寶等特色農業品牌。抓住“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布局,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業,支持雪印等省級龍頭企業加快發展,推動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積極引入農業龍頭企業,打造一批產值超億元的農業特色產業集群。推進“乳桂走廊”“環南水湖”“高山峽谷”“南嶺畫廊”4條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 ?/p>
在大力發展文旅產業方面,凝心聚力發展高端文旅產業和產品。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抓手,圍繞引進和打造高端酒店、民宿和田園綜合體,大力推進文化旅游招商引資。圍繞“吃、住、行、游、娛、購”六要素,支持云門山生態文化旅游區擴容增效,加快推進“云門·5季”和藍山源旅游度假區等龍頭項目建設。依托南嶺國家公園建設,完善森林旅游特色路線,加快通天籮、必背瑤寨、紅豆杉公園等閑置旅游資源盤活利用,打造文旅產業全鏈條經濟。以慶祝乳源瑤族自治縣成立六十周年為契機,大力發展“假日經濟”,推出西京古道文化旅游節、一路茶香文化旅游節等多形式、多層次促消費活動,激活消費鏈,促進文旅經濟穩步提升?! ?/p>
在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方面,以全域大健康產業規劃為引領,加快推進東陽光抗癌藥、新型寵物藥等項目建設,支持東陽光、萬森科技、國健、珍好制藥等醫藥龍頭企業做強做大。
聚焦縣城品質提升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
據介紹,乳源將以縣城品質提升為主線,不斷增強縣域綜合承載能力,統籌縣城生產、生活、生態、安全需要,推動城鎮面貌換新顏?! ?/p>
持續完善機場交通路網與周邊綜合配套建設,推動構建便捷交通路網體系。加快縣城城區內澇治理。推進22個“縣城老舊小區改造+無物業小區封閉式管理”,加快市政管道老化更新改造,持續完善縣城供電、供水、供氣等基礎設施建設?! ?/p>
大力盤活縣城插花地、閑置用地,加快洲街、風情街、濱江小碼頭等文旅精品街區和公共服務精品節點建設,加大城鎮污水處理、城鄉生活垃圾治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動縣城基礎設施提檔升級?! ?/p>
擴大優質公共服務資源供給,加快推進東湖小學、楊溪小學、柳坑中心小學、附城幼兒園建設,加快建成新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診治中心,推進縣級疾控中心升級建設,完善縣婦幼保健院設施設備,提高縣、鎮、村三級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更好滿足群眾到縣城安家就業需求和縣城居民生產生活需要?! ?/p>
加快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完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實施細則,進一步優化城鎮落戶的便捷程度,扎實做好教育和醫療等方面保障工作,加大購房、就業創業補貼力度,切實保障進城農民合法權益,不斷提升落戶城鎮吸引力,提高農民落戶城鎮意愿,加快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力爭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
聚焦區域協調發展做強鎮域特色經濟
“乳城鎮將聚焦中草藥種植、生態旅游、精致農業等產業項目,打造乳桂公路沿線田園綜合體、研學基地、農家樂等文旅產業,發展乳桂沿線民宿經濟。”
“爭取更多省市縣重點項目在桂頭落地,完成全域土地整治國家級試點各項任務目標,配合支持好北江航道上延、乳源港、機場高速、機場快線等加快建設。”
“大橋鎮將圍繞南嶺國家公園建設、西京古道石漠化國家公園建設契機,大力推進生態治理,讓山更綠、水更清、大橋更美。”
高質量發展“沖鋒號”吹響以來,乳源各鎮紛紛立志集中精力抓經濟,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優勢,注重差異化發展、錯位發展,著力打造特色主導產業?! ?/p>
一是大力推動鎮級招商。深入實施招商“一把手工程”,落實《關于開展縣鎮村三級聯合招商工作實施意見(試行)》,完善優化考核機制,著力引進發展效益好、產業帶動強的項目。結合實際積極謀劃產業項目,推進必背瑤寨項目、侯安都至老游溪文旅項目招商引資,進一步發展建強中心鎮?! ?/p>
二是推動強鎮富村公司有序發展。農業農村部門要注重指導各鎮培育和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多元化、多層次、多類型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完善利益聯結機制,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各鎮要積極引入經營主體駐村,大力支持縣域范圍內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充分發揮“鄉村振興車間”造血能力,有效帶動村民就業增收,促進村集體經濟持續增長?! ?/p>
三是推動和美鄉村建設。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統籌做好鄉村布局、村莊建設、農房風貌“三個規劃”。大力推動韶關和美鄉村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以乳桂經濟走廊、環南水湖、南嶺畫廊、高山峽谷4條鄉村振興示范帶為載體,統籌整合涉農、債券、駐鎮幫鎮扶村等資金,撬動社會資源協同發力,集中力量抓建設,打造一批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抓好廁所、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三大革命”,持續推進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改造,將城鎮周邊農村生活污水納入城鎮生活污水處理體系,實施一批雨污管網項目建設,推廣無動力厭氧污水處理系統,實現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60%以上。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深入開展高質量黨建推動高質量發展“五強五優”十大行動,突出抓好村黨組織政治功能、組織功能和作風建設,更好發揮村黨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的引領作用?! ?/p>
四是推動農民增收致富。持續推進“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積極開展粵菜、瑤繡等相關非遺項目傳承人挖掘活動,培育更多高素質農民和鄉村工匠,鼓勵支持有條件的農民開辦農家樂、鄉村民宿、網上商店等創業創收項目,促進農民就業創業,助力農民持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