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當前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是新時代的偉大創舉,這也為粵港澳大灣區周邊省市發展帶來了極大機遇,新豐縣具有時空區域優勢。
堅持守正創新 構建縣域融灣發展格局
當前,粵東西北及周邊地區積極推動融入大灣區。新豐具有比較優勢,更要認真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清醒認識到融入大灣區是新豐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以思想進步、理論創新指導全面科學構建融灣發展新格局?!?/p>
一是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新豐要把握生態優先主旋律,聚焦“融灣”總定位,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全面加強黨對高質量發展工作的領導,樹立“一盤棋”和差異互補、錯位發展思維,積極育新機、搶先機、開新局,以灣區所需展現新豐所能?! ?/p>
二是樹立人才驅動的發展意識。人才是推進發展的根本支撐,當前該縣人才總量偏低,特別是因產業發展需要的企管人才、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鄉村振興人才嚴重短缺。要樹立選才引才用才的正確導向,結合實際科學引才、定向育才、精準用才、事業留才、情感穩才,注重激勵機制建設和人才培養使用,穩定各類人才隊伍?! ?/p>
三是樹立大品牌領跑意識。要結合地方特專精新產業資源,打造包括三大產業領域的系列高品質產品,形成“新豐品牌”,以龍頭和品牌引領融入大灣區不斷發展壯大。
堅持深化改革 完善融灣管理制度
去年,借助“改革攻堅規范治理年”契機,該縣創新制訂了招商引資、組團包干、溝通協調等系列管理制度,著力提升行政服務效能,優化營商環境,但從目前情況看,一些制度落實不到位。應在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建設上與時俱進,跟上大灣區步伐,努力實現同頻共振。一是完善常態化干部隊伍管理機制,特別是責任落實、試錯容錯、監督考核激勵機制,讓干部敢于擔當負責、勇于開拓創新,切實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善干事、干成事。二是創新服務機制,優化營商環境。在整體協同聯動、招商引資服務、簡化政務服務事項和流程提升辦事效率上下功夫,深化“放管服”改革,通過點對點、面對面等方式,實施全過程全方位“保姆式”服務,打破政務服務存在壁壘和堵點。如在強化組團服務基礎上,落實好一站式、先行式、并聯式服務舉措,大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三是狠抓制度執行落實。要通過抓制度落實提高行政服務效能,提升政府公信力,提振企業投資發展信心,加快深度融灣步伐。
堅持發展實體經濟 打造融灣產業集群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對此,新豐要以重點領域、重點項目優先融灣為突破口,引進和培育打造引領新豐高質量發展的產業龍頭?! ?/p>
一是做好發展要素供給保障。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產業發展基礎研究,科學做好未來5-10年產業發展規劃,積極做好土地收儲,盤活存量建設用地、處置低效閑置用地,靈活采用租賃、出讓等方式,推動變資產為資本、變資產為資源,化“沉睡資產”為“增收活水”,促進資源盤活利用,為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騰出更大空間、注入更多動能;完善園區基礎服務配套建設,如居住用地、工業用地、道路交通設施用地等,并設置生活服務、商業配套、物流營運區,促進產城融合,夯實融灣基礎?! ?/p>
二是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該縣第一產業特色不明顯、現代化程度不高,第二產業中科創性產業較少,承接灣區產業轉移或共建能力有待提升。因此,要以廣汽測試中心、萬洋眾創、稀土、綠色能源、蔬菜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重點領域重點項目優先融灣為突破口、主戰場,以“強鏈、延鏈、補鏈”為重點,加強各類科研機構建設,整合上下游產業鏈條,補足短板、拉長長板,打牢產業發展基礎,形成生產、加工、研發、倉儲、物流、品牌、科技等完整協調的產業鏈,打造百億級甚至千億級的現代化產業集群,促進產業延鏈提質增效,提升產品競爭力,壯大融灣產業龍頭,以龍頭帶動創造系列高品質的“新豐品牌”,融入和服務灣區群眾,形成新豐經濟重要增長點、增長極。
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要先實施對大灣區的全面開放,讓新豐高質量產品順暢進入和服務大灣區,讓大灣區群眾來到新豐消費。目前,新豐與大灣區核心區域聯通快線較少、用時較長,缺乏運載量大、用時更短的高速快線;部分對接產業、連通景區的便捷道路仍未打通或升級,全域旅游的便捷性、安全性、覆蓋面不夠。因此,要錨定“奮力打造韶關融灣先行區、優先發展橋頭堡”目標定位,暢通對接灣區的交通路網,進一步縮小與灣區核心城市的時空距離?! ?/p>
一是積極爭取輕軌或高鐵項目經過新豐并設站,以高速快線推動新豐融入大灣區核心城市1小時經濟生活圈。二是加強高速公路和國省干線與產業園區、城市新區、旅游景區連接,建設或升級改造鎮域道路,實現各鎮域重要節點30分鐘上高速,使當地高質量產品能夠順暢“出山”,打造覆蓋新豐全域四通八達的慢游交通路網,讓游客能夠全方位擁抱新豐。
堅持生態優先發展理念 打造“魅力新豐”名片
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要求,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化,真正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p>
一是要打造好云髻山,實現森林生態產品價值化。在現有基礎上因地制宜豐富景區的內容內涵,提升云髻山旅游形象,吸引大灣區游客前來觀光旅游?! ?/p>
二是要開發好新豐的水,推動水資源產品品牌化。新豐江的源頭在新豐,該縣可引進實力企業綜合開發山泉水、純凈水,打造新豐高品質飲用水品牌;整合規范當地溫泉資源,發展高品質綜合性的溫泉特色養生項目,吸引大灣區游客前來休閑度假?! ?/p>
三是建好新豐的城,打造靚麗出彩的“迎客廳”。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的城市地標性景觀、網紅點,如特色街區、風情公園、城市陽臺、城標藝術場所、李任予革命歷史展覽館等,提升新豐“秀美”顏值?! ?/p>
四是打造多元融合的鄉村特色產業和旅游精品線路。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要綜合發掘廣布鄉村的山、水、田園產業和文化資源等,強化鄉村發展規劃,堅持農業優先,補短板、強弱項、揚優勢,以項目為依托,推動土地流轉、改造和集約化經營,重點因地制宜推動現代化農業、加工制造業發展,重點連片開發打造3-5條甚至更多的多元化產業整合的特色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蓬勃發展,多元助力鄉村振興?! ?/p>
(作者單位:中共新豐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