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持綠色發展,破解發展困境,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壯大中小企業,是推動韶關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p>
近年來,我市中小企業的發展態勢總體向好,但受到新冠疫情、國內轉型壓力、國際貿易摩擦等方面的影響和制約,中小企業的發展面臨著巨大的困境與挑戰。這種困境突出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政策扶持之“困”,主要表現為政策紅利、政務服務、工業園區配套的不足;二是市場主體作用發揮之“困”,主要表現為管理水平相對落后、科創能力不高、技術人才較短缺;三是社會發展環境之“困”,主要表現為發展空間較小、招工用工難、融資難融資貴?! ?/p>
站在新時代,破解中小企業發展難題,韶關既要立足當前,也要著眼長遠,要堅定不移地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貫穿到中小企業發展的全過程,以新發展理念引領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立足當下,發揮政策效用、優化政府職能、加強人才工作,提升融資服務來助企紓困;放眼長遠,要持續完善政策措施、提升服務能力、轉變發展理念以加快發展?! ?/p>
要深入推進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加強政策制定前端調研,在《韶關市關于支持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發展的實施意見》的基礎上,完善配套政策,優化政策兌現落實機制。以打通企業開辦經營和投資建設這兩大重點領域堵點,推進規模減稅降費和“放管服”改革為重點,提升服務中小企業發展的能力。堅持市場化、法治化、規范化原則,破除限制中小企業發展的不合理的體制機制障礙,營造公開透明、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堅持綠色發展、嚴寬相濟的原則,進一步放寬中小企業開辦經營和投資建設準入門檻,大力壓減行政許可和整治各類變相審批。優化執法行為,推行生態環境、城管、市場監管等執法領域包容審慎監管制度,最大限度減少對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 ?/p>
要完善配套措施,努力提供便利。增強企業服務供給,有效發揮“粵商通”“企業心聲”等企業訴求響應平臺作用,落實企業訴求“一跟到底”“馬上辦”工作機制,發揮科技服務機構等第三方平臺作用,加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力度。創新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模式,加大信貸風險補償和融資擔保支持力度,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利用韶關新時代“百團千才萬匠”人才工程,發展“星期天工程師”“云端工程師”等人才共享模式,大力培育專業化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用人單位推薦、引進急需緊缺高端人才。加強企業家培養,實施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訓工程,提升企業家在制定企業戰略、完善治理機制、把握創新方向、融資引智等方面的能力?!?/p>
要轉變發展理念,增強競爭本領。中小企業應聚焦主業、自主創新、苦練內功。要緊跟政策步伐,緊緊抓住綠色低碳轉型和低碳產業發展的機遇,緊密結合市場需求及自身實際,在專業化生產、精細化管理、特色化服務、創新創造上下功夫,走以專補缺、以小補大,以精補強的“專精特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