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青山連綿環繞、悠悠乳江穿城而過、兩岸木棉競相開放,瑤鄉美景倒映在一江清水中,繪成一幅流動的小城畫卷?! ?/p>
近年來,乳源縣委、縣政府堅持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立足重點生態功能區發展定位,尊重縣城發展規律,統籌縣城生產、生活、生態、安全需要,深入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縣城短板弱項進一步補齊補強,特色優勢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市政設施基本完備,公共服務全面提升,人居環境有效改善,綜合承載能力明顯增強,居民生活品質明顯改善。2022年,乳源獲評第十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平穩,地區生產總值114.7億元,同比增長3.2%。作為全國第一批18個《走進縣城看發展》報道對象之一再登央視頻道,向全國推廣乳源新型城鎮化和縣域高質量發展可復制的新路徑、新經驗。
培育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穩定擴大就業崗位
近年來,乳源以民族地區政策和生態特色優勢為依托,實施“一廊一園”區域發展戰略,以健康產業“十個一”工程為重要抓手、以健康產業為主體的生態產業體系基本形成?! ?/p>
一六鎮蔬菜種植基地,綠油油的蔬菜長勢喜人;大橋鎮寶華油茶種植基地,漫山遍野的油茶樹在陽光下越發顯得蔥郁翠綠;洛陽鎮中草藥種植基地,農技人員和農戶忙著除草、修剪、施肥……得天獨厚的生態、氣候等自然資源優勢,讓乳源有了發展優質生態農業足夠的底氣。乳源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不斷推進精致農業向規?;?、產業化發展,先后投入8.6億元打造蔬菜、瑤藥、油茶三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種植高山蔬菜5.8萬畝、瑤山茶1.45萬畝、油茶7.5萬畝,推進“乳桂走廊”“環南水湖”“高山峽谷”“南嶺畫廊”4條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進一步擦亮瑤醫藥、瑤山茶等乳源特色品牌。2022年,全縣農林牧漁業產值完成18.08億元,同比增長18.2%,增加值完成11.12億元,同比增長15.9%。今年3月26日,乳源在游溪鎮蔬菜產業園舉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系列活動之乳源現代特色農業招商大會暨農產品加工綜合服務平臺啟動儀式活動,現場簽訂現代農業供應鏈戰略合作協議、強鎮富村公司莞韶合作平臺、共建農產品加工綜合服務平臺戰略合作協議、A輪投資簽約協議等,簽約金額近12億元,為推進瑤鄉特色現代農業產業長足發展再添新彩?! ?/p>
走進乳源高新產業園區,一個個項目落地生根、一條條生產線快速運轉,匯聚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美麗音符。東陽光集團、恒揚有限公司、碩成科技公司和勝藍電子公司等47家規上企業,形成新材料、電子信息和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為支撐的產業集群。乳源圍繞“土地盤活、產業集聚、產城融合”三大目標,扎實推進東陽光“雙變”,加快推進實現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2022年,推進園區新增標準廠房6.5萬平方米,引進禾康一期、恒揚二期、勝藍電子二期建成投產。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200億元大關,完成203.13億元,同比增長7.52%,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9%,增速位列全市第二。高新產業園區47家規上工業企業共完成工業總產值176.3億元,同比增長8.3%,完成工業增加值36.29億元,同比增長10.5%,園區直接就業超過10300人,帶動就業6000余人。
完善市政設施體系夯實縣城運行基礎支撐
近年來,乳源立足“補短板、強弱項、惠民生”,統籌縣城發展的經濟需要、生活需要和安全需要,補齊縣城建設短板弱項,全面提升縣城品質和承載力。統籌推進城鄉基礎設施、要素配置、基本公共服務等一體化發展,采取更有力有效的舉措,高質量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p>
實施縣城更新行動。截至目前,已實施縣城品質提升“439”行動,完成6條人行道改造提升、4個縣城內澇點整治,濱江橋、洲街橋和2個下沉式隧道建成通車,東湖公園建成開放,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2.87平方米?! ?/p>
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將“臟亂差”舊小區變成新家園,讓“老”居民享受“新”生活,不斷增強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3年來,乳源共推進縣城31個老舊小區改造,總投資7473萬元,改造建筑總面積超過18.9萬平方米,惠及居民1600戶。接下來將繼續投入2025萬元,推進13個老舊小區改造,惠及425戶居民?! ?/p>
加快智慧停車建設。為解決停車難問題,投入超過2000萬元,運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立智慧停車管理平臺,實現全縣停車資源智慧化管理,實現動靜態交通平衡發展。目前已完成1600余個泊車位劃定和設備調試安裝,即將投入使用,有望進一步提高城區停車泊位利用效率,合理調配城區停車資源,有效緩解停車難、停車亂等問題,方便廣大群眾日常交通出行。
強化公共服務供給增進民生福祉
乳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謀劃更多“接地氣”項目、強化更多“有溫度”舉措、落實更多“暖民心”行動,推動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分、更加殷實?! ?/p>
2022年,乳源不斷加大醫療衛生投入,縣婦幼保健院、縣中醫院升級項目、新人民醫院和縣120急救指揮中心均建成投入使用,縣人民醫院和縣中醫院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有序推進,縣中醫藥(瑤醫藥)發展中心正式掛牌成立,持續開展瑤醫瑤藥義診活動14場,受益群眾3000多人次。全面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縣累計建立電子健康檔案18.36萬份,建檔率98.06%。更優惠的福利政策、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更先進的醫療設施,讓群眾實現“大病不出縣,小病不出鎮”,讓群眾享受全面便利的醫療衛生服務?! ?/p>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建成東湖幼兒園、一六鎮中心小學和桂頭鎮中心小學綜合樓,新增學位990個。同時,該縣通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結合“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推進農村職業技能提升培訓。除了搭建就業平臺、提供就業崗位外,該縣相關部門還專門提供相關政策、法律法規咨詢服務等。2022年,該縣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049人,全年共發放就業創業補貼634萬元,涉及各類重點人群2214人次。
加強歷史文化和生態保護提升人居環境質量
乳源歷來重視文化生態保護,瑤族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文化生態保持良好,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傳承有序?! ?/p>
今年3月,在廣州舉行的2023非遺品牌大會上,乳源瑤族歌舞、瑤繡服飾亮相“時尚嶺南·非遺新造”2023年廣東非遺服裝服飾展示交流活動?! ?/p>
近年來,乳源大力推動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深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和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創建以及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以國家級非遺項目傳承創新為重點,傳承和發展優秀瑤族文化,打造瑤醫瑤藥文化街、非遺文創孵化基地,成功申報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1項,其中國家級非遺3項,占全市總量的50%。通過一系列非遺新造,讓傳統工藝走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日益煥發新魅力、彰顯新價值,鐫刻著悠久的人文歷史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p>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乳源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該縣全力配合推進南嶺國家公園創建工作,高水平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修復工程和西京古道國家石漠公園建設。積極穩妥推進碳中和碳達峰工作,成功入選廣東省首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縣。全縣林地總面積19.5萬公頃,森林蓄積1326.16萬立方米,森林面積1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78.3%。
提高縣城輻射帶動能力促進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
乳桂經濟走廊全長39公里,每年3-4月,沿線的黃花風鈴木、宮粉紫荊花和洋紫荊在車水馬龍間悄然接力綻放,用最美的姿態迎接前行者的腳步,呈現出一派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快速路與田埂間常見的雜草地被打造成步道,其間點綴精致小花園,隨處可見的樸實鄉村道,嵌入藝術裝置后跳躍出靈動的自然氣韻;坐落在游溪鎮的瑤客共生廣場,居民和游客愜意地游玩,盡情享受著瑤客共生展廳、特色農產品展示長廊、文化書屋及村民活動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帶來的體驗,在后廣場圍繞樟榕合抱樹,打造集農業觀光體驗與親子采摘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這些景觀或者設施便是縣城輻射鎮村銜接互補的一個個縮影?! ?/p>
據了解,為提高縣城帶動鎮村發展能力,推動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該縣借力萬科集團幫扶“瑤客共生”鄉村示范帶項目的實施,將乳桂沿線道路綠化和人行道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建設、全域旅游發展和景觀風貌相結合,總投資約3億元,受益人口達6000多戶、2.3萬人,沿途有云門寺、云門山生態文化旅游區,打造了長約27公里、寬2米的慢行綠道“活力帶”,還將沿線村道與公路的交叉路口進行同步優化升級,沿線居民出行的安全系數也得到提高。除了完善優化道路功能外,還以綠道建設為媒介推進多鎮連片自然人文資源串聯,為乳源鄉村振興發展筑牢扎實基礎。整合沿線連片資源,推動現代農業發展與全域旅游緊密結合,不斷探索“萬企興萬村”行動助力鄉村振興途徑,進一步帶動當地農民創收、盤活鄉村資產,有力推動鎮村產業發展?! ?/p>
接下來,乳源將圍繞全力筑牢粵北生態屏障、打造綠色發展乳源樣板,全面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進一步補齊補強短板弱項,不斷增強縣城承載能力,為奮力推動實現走在全國少數民族自治縣前列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