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集體通過富村公司獲得運營第一桶金,離不開市供銷資產持續盤活優化,為鎮富村公司提供實惠租金支持。”今年年初,南雄市富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舉行2022年利潤分紅儀式,水口鎮各村(社)集體作為股東收獲平均分紅2.66萬元,合計37.2萬元。
今年以來,南雄市緊抓“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發展機遇,乘供銷綜合改革東風,按照“四拓聯動”(拓資金、引招商,拓制度、穩內控,拓運營、嚴監管,拓成效、循市場)思路,加強對資金、資產、財務的盤活優化,打通農業社會化服務“最后一公里”,提升為農服務綜合水平,全力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吹響南雄高質量發展“沖鋒號”。
鉚足干勁抓項目為盤活優化供銷資產打造強引擎
“開展韭菜種植訂單農業項目,通過提供種子、農資和技術指導,為農戶提供優質、高效、可持續生產服務,保證韭菜品質和產量達標。”日前,南雄市供銷社負責人在該市招商引資座談會上介紹,“供銷社綜合改革點多、線長、面廣,引進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項目優勢在于為農戶提供更多、更穩定的農業生產渠道,同時滿足市場更安全、可靠、可溯源的韭菜農產品的供應需求。”
近年來,南雄市供銷社聚焦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振興,堅持統一招商、統一打包、統一洽談的原則,將閑置資產與商業流通體系建設、農工貿一體化建設、城鄉倉儲物流等項目結合起來一體謀劃,推動供銷資產盤活優化。先后拓展爭取“一噴二防”項目、雙季稻輪作試點項目等8項目累計2500多萬元專項資金,通過合作開發、新舊置換、股權投資等多種途徑,促進閑置資產開發再利用,為供銷
資產盤活打造強引擎。
系統推進抓治理為盤活優化供銷資產厚植實底色
“以敢于動真碰硬的決心,打破既定利益固化藩籬,積極推進社有資產管理摸清家底同時建章立制,推進資金資產管理制度化、數字化、信息化。”南雄市供銷社負責人介紹道,“我們制定并完善了《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11項規范文件,建立一套包括預算管理、財會管理、票據管理、會計監督等機制在內的資產內控體系,確保每一筆資金經得起巡查審計檢驗。”
今年以來,南雄市供銷社以刀刃向內的勇氣依法依規提前終止廣州辦事處、韶關辦事處、韶關物資倉庫、農用機械車輛等6處不規范資產租賃合同,并公開招租,盤活社有資產,實現社有資產價值化,挽回經濟損失400多萬元,避免供銷社資產被占用收益流失,讓供銷資產保值增收步入正軌。
真抓實干提質效為盤活優化供銷資產注入新活力
前不久的南雄水口鎮逢墟日,一早來趕集的村民聚集在水口鎮供銷社農資農技服務部,100多平方米的農資店里人頭攢動、熙熙攘攘,水口鎮供銷農資農技服務部正式開業運營,活動現場吸引廣大村民關注和購買。
“很親切,看到此情此景,回憶起以前物資匱乏時期,供銷社為咱們生產與生活提供堅實物資保障。”水口鎮下樓村年過六旬的張大爺激動地說,“現在農資農技服務部賣種子、農藥等等,品種全、價格實惠,最重要的是近老百姓家門口,上門服務且質量有保障。”
目前,該市搭建了1個縣域的農資農技配送中
心,并在珠璣、古市、水口等8個鎮基層供銷社設立農資農技服務部,建立面向中小農戶、運行高效的農資物流配送體系,做到縣域農資供應服務24小時全天候響應,2小時送達的服務網,并進行農技上門培訓指導,提高供銷合作社系統綠色農資服務覆蓋率。
擴面提標增福祉為供銷資產盤活優化凝聚強合力
今年以來,南雄供銷社遵循市場發展規律,依托數字供銷云平臺建設,加快打造涵蓋市、鎮、村三級的數字公共型農業社會化服務系統,通過加入省農業農村廳聯農帶農“粵農服”平臺,實現“互聯網+農機農技”的農機智慧服務,整合該市200多臺農機,開展公共型農業社會化服務,讓農民足不出戶,可從“粵農服”平臺獲得育秧、打田、插秧、施肥、飛防、收割、烘干、倉儲、收購等環節的全鏈條托管服務。
同時,該市組織村級托管員、農機手250余人開展“粵農服”平臺教學培訓,讓他們能夠在“粵農服”平臺熟練接收農戶需求服務單子,大幅提高“粵農服”平臺的使用率。并創建農機、植保、農資采購、農產品銷售等服務聯盟,加強服務統籌,形成規模服務優勢,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拓寬農業社會化服務方式,提升為農服務水平。目前承接各環節社會化服務面積16.34萬畝,初步建立起整合資源、節約成本、提高效率的智慧農機服務網絡。
接下來,南雄市將繼續通過“四拓聯動”深化改革,盤活優化供銷資產,全面提升為農服務綜合水平,為全省供銷高質量發展貢獻南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