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認真落實國家普法工作部署,進一步拓寬普法廣度和深度,提高群眾對信訪政策法規的知曉率和信訪干部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水平,筆者認為,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把群眾路線和法治理念貫穿信訪工作全過程;堅持“四抓四促”,推進信訪普法上新臺階?! ?/p>
一、堅持抓組織部署,促進普法工作機制建設加強組織領導,建立普法機構,是提高信訪工作法治宣傳教育和依法行政水平的有效舉措。加強謀劃部署,切實把普法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擺在突出位置,堅持把普法工作與信訪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檢查。加強責任落實,建立普法責任清單,每年年初制定普法工作計劃,將普法宣傳工作重點落實到信訪業務工作之中,明確普法宣傳教育內容及主要任務、責任科室,確保年度法治建設工作有部署、有落實。加強指導監督,將普法內容覆蓋憲法、黨內法規制度及與信訪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推動形成分工負責、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法治宣傳工作格局,全力推進普法工作的開展。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制度、律師參與信訪工作制度、以案釋法工作制度、干部任職前法律知識考試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機制,提供法律咨詢服務、法律知識講座服務?! ?/p>
二、堅持抓普法宣傳,促進法律宣傳深入人心
建立日常法治宣傳與“12·4”國家憲法日、“法治韶關宣傳教育周”等重大節點法治宣傳相結合的法治宣傳機制,通過開展“法律進鄉村、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不斷提高全社會對憲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規及涉信訪法律法規的知曉度?! ?/p>
一是結合當前熱點問題開展普法宣傳。利用電子顯示屏、宣傳欄、宣傳資料柜等載體對征地拆遷、企業改制、勞動社保、環境保護等熱點問題進行普法宣傳,利用與來訪群眾面對面交流機會對熱點法律條文進行解讀和宣傳。
二是結合掃黑除惡專題開展普法宣傳。利用網站、微信公眾號、電子宣傳屏、擺放宣傳資料等多種途徑,宣傳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并向社會公開舉報方式,廣泛宣傳刑法、刑事訴訟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與深化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和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在全社會營造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濃厚氛圍?! ?/p>
三是結合國家安全主題開展普法宣傳。圍繞總體國家安全觀戰略思想開展各類主題宣教活動,大力普及宣傳《國家安全法》《反恐怖主義法》《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等相關法律法規?! ?/p>
四是結合禁毒普法宣傳開展普法宣傳。積極參與“6·26”國際禁毒日等主題宣傳活動,大力宣傳講解毒品的種類、危害及禁毒相關法律法規,提升民眾識毒、辨毒、遠離毒品的意識。通過貼近百姓生活的宣傳方式,讓法治精神進一步走近老百姓的生活,讓更多的群眾知法懂法學法用法,也增強廣大群眾依法理性表達利益訴求的法律意識,改變群眾“信訪不信法”等錯誤觀念,樹立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圍,增強群眾依法信訪,理性維權的意識?! ?/p>
三、堅持抓內部普法,促進學法用法依法行政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重點抓好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推動全局領導干部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提升學法用法實效?! ?/p>
一方面引導全體干部學法普法用法。組織全體干部職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基本法和各類信訪業務法規,持續推進干部職工法治常態化教育,不斷提升干部職工法律基本知識和理論素養?! ?/p>
另一方面結合主題教育抓好內部普法。結合黨內學習教育活動,不定期組織黨員領導干部集中學習法律法規知識,增強黨員干部遵規守紀的自覺性、主動性以及機關工作水平和能力。組織黨員干部到紅色教育基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法律知識講座和國家安全法、保密法等國家安全政策法規,增強局機關干部國家安全意識,進一步提高干部依法決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能力?! ?/p>
四、堅持抓“情理法”結合,促進疑難信訪問題化解
堅持以法治為原點,情、理、法交融并舉、剛柔并濟,清楚把握事實的細枝末節、法律的明細條文和群眾利益的方方面面,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信念,做到春風化雨以情動人、以理育人、以法服人;同時融合實施心理疏導、多元化解、依法處置等三大機制,從而有效地預防和化解信訪問題?! ?/p>
一是動之以情,用真心取得群眾信任?;庑旁L難題,不僅要解決群眾合理訴求,還要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給予他們親人般的尊重,才可能真正走進信訪人心里,取得信訪人的信任和認可,實現“事心雙解”?! ?/p>
二是曉之以理,用真心打開群眾心結。對一些歷史遺留信訪問題,往往由于政策變化、歷史原因、人員變更及復雜的處理流程,導致解決起來非常困難,信訪人也因為經歷多屆政府辦理但未解決而對政府抱有希望不大,信訪時帶有非常大的情緒。通過堅持說透法理、說明事理、說通情理,努力做到以理服人,打開信訪人的心結?! ?/p>
三是喻之以法,用規則約束群眾行為?;庑旁L難題,是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關鍵,只有以法為據,用法律、法規、政策來規范信訪人的行為,才能發揮以法正人的效果。通過“情理法”相結合,合理訴求,主動推動解決;無理訴求,積極引導紓解;違法行為,由公安給予訓誡懲處,個性化破解一批信訪“老大難”問題,有效將苗頭隱患解決在源頭,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將人員吸附在當地。既有效維護了群眾權益,又依法規范了信訪秩序,著力提升普法成效,推進信訪領域普法工作向縱深發展,努力開創新時代信訪工作新局面?! ?/p>
(作者系韶關市政府副秘書長、市信訪局黨組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