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市、縣有關鄉村振興工作部署,仁化縣城口鎮以開展“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為契機,依托鎮域生態農業、紅色文化、古村風貌、休閑旅游等特色資源優勢,圍繞106國道沿線的厚坑、恩村、東光、上寨、城群等五個村,高標準開展“粵美古秦紅韻風華”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
用好紅色引擎 帶動文旅融合發展
立足本地紅色資源優勢,加強紅色文化資源挖掘保護和活化利用,一方面以城群村作為示范帶紅色文化中心,通過紅軍過粵北重點展示園、長征歷史步道等項目建設,進一步豐富、提升城口紅色資源,建設全省紅色教育目的地;另一方面以恩村作為示范帶古村旅游核心,通過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再提升工程、村內老舊巷道古居修復、古村精品四小園建設、五馬居驛站建設和3A級景區創建等項目,將恩村
打造成韶關古村旅游的一張名片。通過挖掘利用好城口紅色文化資源,以鄉村旅游為基礎,盤活土地資源,建設農旅融合休閑基地,打造傳統文化研學基地,串聯紅城林場建設科普教育和康養基地,同時導入多元化旅游體驗項目,豐富沿線游玩體驗度,為示范帶建設注入紅色動力,帶動“紅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
提升人居環境 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重點開展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廁所改造、村容村貌提升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一是以上寨村作為示范帶的精品村進行建設,對上寨村主干道沿線農房進行風貌提升,對村內大禮堂、文化廣場、環村景觀步道和古樹公園等進行提升改造;二是以東光村作為示范帶的精品村進行建設,對主干道兩側農房進行風貌提升,對進出道路進行白改黑,對部分村小組人居環境進行提升整治;三是完善游覽路線的基礎
配套,涵蓋銅鼓嶺——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段示范帶路段,對旅游公廁進行外立面升級改造;四是新增排水溝,利用綠化打造優美田園風光,讓美麗鄉村示范帶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發展生態產業 激發富民興村活力
美麗鄉村激活美麗經濟,美麗經濟創造幸福生活。城口鎮規劃在示范帶以第一產業為主、一三產業融合,形成“農業+旅游”的模式,提高農村經濟活力,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一方面將厚坑村作為示范帶的農村產業中心,建設鄉村振興車間、冷庫和田頭小站,開展千畝金砂茶園配套設施建設,同時融入創意稻田、蔬果種植、茶園賽事、田野藝術節等創意農業新生態,促進糧食生產、特色水果種植和茶葉等第一產業發展;另一方面大力推進傳統第三產業項目發展,包括豐源溫泉、農家樂、特色民宿,推動城口鎮恩村紅色
休閑驛站和農產品展銷中心項目落地,并成立強鎮富村公司,利用“互聯網+”、展銷會等線上線下相結合銷售渠道,幫助農民增收。通過以上措施實現產業興旺,增強鄉村振興內生動力,讓示范帶動城口鎮全域經濟發展。
堅持黨建引領 夯實基層戰斗堡壘
堅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通過開展“民情夜訪”、文明鄉風、鄉村清潔日等活動,組織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參與鄉村建設,探索積分制管理賦能基層治理。建立供水、污水、基礎設施、農田水利、河道整治等長效管護機制,村莊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如今,村容村貌得到改善,鄉村治理效率得到提升,為城口鎮大力實施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p>
接下來,城口鎮將持續推進示范帶建設,努力打造成為全縣鄉村振興示范帶標桿,推進紅色小鎮全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