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ve1y6"></legend>
      <span id="ve1y6"></span>

      <track id="ve1y6"><i id="ve1y6"></i></track>
    1. <ol id="ve1y6"><output id="ve1y6"></output></ol>

      韓愈在樂昌

      韶關日報 歐倫彬 2023-05-28 11:15
      A+A- 

      樂昌地連郴桂,脈接衡湘,素有“楚越通衢”“入粵門戶”和“廣東北大門”之稱,周圍高山連綿、層巒疊嶂、云遮霧罩、氣候多變。隨著秦軍漢勇的留戍落籍、貴族官僚的流放入境以及避亂難民的到來,經過本地先民和外來客家的不斷開發,這片曾被中原人視為“船到郴州止,馬到五嶺死,人到嶺南打擺子”的“瘴疆”,逐漸成了廣東與中原地區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成為廣東省最早接受中原文化的地區之一?! ?/p>

      微信圖片_20230525150427(1621823)-20230528105110

      圖為韓瀧祠。資料圖片

      東漢建武十七年(41年),“伏波將軍”馬援率軍平定嶺南路經樂昌時,留下“滔滔武溪一河深,鳥飛不渡,獸不能臨。嗟哉!武溪何毒淫”的著名詩句。唐代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和政治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一生“發言真率,無所畏避”,因而屢次被貶謫。唐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因“諫迎佛骨”一事被貶至潮州。據《韶州府志》和《樂昌縣志》記載,韓愈沿著古道一路南下來到樂昌的昌樂瀧。昌樂瀧,即1936年之后所稱的“九瀧十八灘”。而在古時候,武江河這里只有三處狹窄水急的地方,稱為“新、垂、腰”三瀧,謂之三瀧水。東漢熹平三年(公元174年),桂陽太守周昕(又名“周憬”)開鑿瀧水河道,發現險處頗多,皆以險峽數目為水名,于是又增加“崩、駕、白芒”三瀧,謂之六瀧。1900年-1936年,修筑粵漢鐵路后,又增加“燕、梅、老”三瀧,變成九瀧。武陽司至韓公祠這段有水淺石多而水流湍急的沙灘,分別為切肉灘、魚糧灘、三層灘、和尚灘、百雞灘、蓑衣灘、黃牛灘、新秦灘、犁壁灘、伸腰灘等,共十八灘,所以命名為“九瀧十八灘”。1987年,樂昌在這里開辟了國內首創的九瀧十八灘“天下第一漂”旅游項目,從坪石水牛灣到樂昌,總長約60公里。兩岸風光優美、山勢奇峻、水道險急。沿途不僅落差大,而且瀧中有灘,灘中有瀧,漂流在其中,人隨波浪翻飛,卻有驚無險,異常刺激,因而長年游人絡繹不絕,曾是廣東省享譽省內外的著名風景名勝區?! ?/p>

      且說韓愈見兩岸群峰對峙,清秀險峻,山上樹木蓊郁、山花爛漫,江上碧波蕩漾、水流湍急,水面百鳥翻飛、魚翔淺底,便忍俊不禁地贊嘆道:“嶺南清淑之氣自昌而始”,并欣然揮筆寫下了“鳶飛魚躍”四字。至今,韓愈的書法真跡仍鐫刻于樂昌市黃圃鎮甘棠鎮村“鳳山書院”一古井壁上。由于一路舟車勞累,韓愈在瀧寺留宿。瀧寺,又名“將軍廟”(為紀念馬援將軍平定嶺南而建廟祭祀)、周府君廟(東漢熹平三年(公元174年),桂陽太守周昕(憬)開鑿瀧水河道,鄉民為感其恩德而改稱)。當地官吏和村民得知“才高八斗”的韓愈在此駐留,紛紛慕名前來拜訪,并熱情款待。官場屢屢失意、頗感孤寂的韓愈正無處排泄心中抑郁,見此倍感慰藉,便來者不拒,舉觴暢飲,互坐聊談,借此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興之所至之時,寫下兩首詩,一首是《問瀧吏詩》,此詩較長,共有432字,而且有些字生澀難懂,因而知之者甚少,傳播范圍較小。另一首是《題瀧寺壁》:“不覺離家已五千,仍將衰病入瀧船。潮陽未到吾能說,海氣昏昏水拍天。”  

      詩中,韓愈表達自己在官場上的失意和人生不幸的遭遇,就似昌樂瀧一樣坎坷,處處暗流涌動、波浪滔天。當年,這里的地方官把此詩鐫刻于現九瀧十八灘岸邊的瀧寺一旁的山石之上??上?,由于瀧寺多次遭遇洪水侵蝕,加之當地的紅砂巖石硬度差,極易風化,歷經千百年的風雨侵蝕,字跡早已模糊不清,最終不見了蹤影?! ?/p>

      當地人民為了感謝韓愈對“南蠻”之地樂昌的厚愛和中原文化的傳播,遂將此廟改稱為“韓瀧祠”,直至現在。里面則供奉著“伏波將軍”馬援、桂陽太守周昕(憬)和韓愈的塑像,以供當地民眾頂禮膜拜。經歷朝歷代的修繕,韓瀧祠保存了一千多年。每年的新春佳節和吉日良辰,前往燒香祈愿的人絡繹不絕,香火興旺。但是,每逢暴雨季節,九瀧十八灘河水暴漲,樂昌因此常常遭遇水患。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和2000年以來,特大洪澇災害時有發生,淹沒城鎮和農田。韓瀧祠也多次歷經風雨,反復修繕。尤其是2006年“7·15”的特大洪澇災害,給當地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帶來巨大損失,韓瀧祠也在這次災害中被沖毀殆盡。為了徹底根除洪澇災害對韶關地區多地造成的危害,2008年,廣東省人民政府決定建設樂昌峽水利樞紐工程,集調洪、灌溉、發電、旅游于一體,造福樂昌人民。隨著項目的實施,九瀧十八灘漂流項目也不復存在,變成了如今平靜的江面?! ?/p>

      韓瀧祠被沖毀后,當地虔誠的信眾積極籌措資金,在原址上方數米處進行了重建。這是后話?! ?/p>

      且說第二天,韓愈原打算“勇闖”瀧灘,乘舟漂流而下,但是面對滔滔的武江河,本是在北方長大的韓愈見“昌樂瀧險惡”,心中畏懼,于是只好“舍舟出乳源”(見《乳源縣志》)。也就是寧愿沿著西京古道一路跋山涉水,也不敢在此坐船南下?! ?/p>

      此后,周邊來往的群眾紛紛拓印下韓愈題刻于瀧寺壁上的真跡,懸掛于私塾或書房,借此激勵后人勤勉苦讀。待金榜題名之時,為國分憂、為民解難、造福中華、百世流芳?! ?/p>

      可見,“大文豪”韓愈的到來,給樂昌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改變了“樂邑之地,佑武輕文”的社會意識形態,為促進當地文化事業的發展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 責任編輯: 張惠娟 ]
      下載韶關發布APP
      更多精彩

      韶關發布客戶端   簡介:提供韶關頭條熱點、時政新聞、社會民生報道、便民查詢等服務。

      韶關新聞網公眾號   簡介:關注我,了解韶關第一資訊。

      韶關日報公眾號   簡介:宣傳韶關、公益服務,韶關日報微報紙。

      韶關新聞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3 SGXW.CN All Rights Reserved

      青青国产一区日本在线_97国产一区久久_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不卡动漫_亚洲系列一区A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