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天地間,猶如遠行客,我們總在無數的抉擇和無奈中風雨兼程,在聚散匆匆的時光里演繹著悲歡離合,遺憾和困惑泛濫成災。大千世界,蕓蕓眾生事無常,人心善變。人心,永遠是不可估量的東西,時常,許多人、許多事,弄得人身心疲憊,總讓人頗感焦灼、彷徨、迷茫……
有時候,人如一只混沌的蝸牛負重前行,又如一只受傷的小鳥,徒有翅膀難以飛翔,郁悶的心如那灰蒙蒙的天空充滿惆悵。在這個人性復雜與信息瞬息萬變的時代,如何安頓這顆疲憊的心,如何安然走過歲月?李白說:“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韋應物說:“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蘇軾說:“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
誠然,唯有內心強大、充滿陽光,才能為自己保駕護航,在自己的心田種下芳菲,一個開滿鮮花的世界定會綻放出詩意的靈魂,即使身處蕭蕭落木的季節也會越過心靈的沙漠看見生命的綠洲?! ?/p>
于紅塵里修煉出清歡,在浮華里沉淀出淡然,將過往裝訂成冊,把日子折疊成詩行,任流年如水,隨日月揉碎光陰。起風的日子,可靜坐窗前眺望遠處的風景,任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即使陰云籠罩,只要眼里有光,就一定能透過云層去撥云見日,或立于樹下聽一朵花開的聲音,看那隨風搖曳的花朵,定是修煉千年的花仙落入紅塵,脫胎換骨、洗盡鉛華、不染纖塵,于風雨陽光中綻放光彩,縱然落英繽紛香猶在,化入泥土亦芬芳……
韶關五月詩社的羅明生老師在《唯有流水可以自在》一書里講述流水的內涵詮釋著人生哲理,水,低調內斂、隨方就圓,溫柔而不失風骨,善良且帶鋒芒,堅守初心抵達遠方。南懷瑾說:“人生的最高境界,即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從容過生活,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
人生的過程,其實也是心的歷程,非淡泊無以明智,非寧靜無以致遠,世間許多人、許多事,我們無法左右,我們只能做好自己、提升自己、充盈自己,唯有淬煉出足夠的剛強和智慧,才能駕馭好自己的人生。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過爾爾,保持一顆熾熱的心面對生活,去品讀煙火、感悟時光、洞察社會,在凡塵俗世里修身養性,不知不覺中我們不知翻過多少高山、蹚過多少河流,不知越過多少歲月,已將滄桑揉捻在指尖,百煉成鋼繞指柔,成全了一顆清雅的詩心?! ?/p>
生活如慢旅,只要我們不放棄美好的追求、不丟失生命的本真,我們就一定能遇見唯美的風景,就能閱盡千帆不染鉛華,漂行萬里依舊眉目清淺,一江碧泉,任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