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童年時光,是由那一首首歌謠陪伴度過的。小時候,在家鄉的村小讀書。音樂老師常常在枯燥的學習之余,教我們唱兒歌。每當音樂響起,原本頑皮好動的我們不自覺地都會安靜下來,陶醉在她美妙動聽的歌聲里?! ?/p>
在她的熏陶下,慢慢地,我也喜歡上了唱歌?! ?/p>
“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海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墻……”當同學們上了一天的課,一個個都很疲倦,幾欲昏昏欲睡時,音樂老師就會手拿教鞭,重重地在講臺上敲擊一下,然后,一字一句地教我們唱《讓我們蕩起雙槳》。她邊教邊激勵我們:“只要好好學習,長大了就能去北京,到那些馳名中外的公園里去劃船、蕩槳,北京的景色可美了。”歌聲中,我們一次次憧憬著美好的未來:努力學習,長大了,一定要去北京看看?! ?/p>
“我們站在高高的谷堆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每當有同學吵鬧著不想上課時,音樂老師便會背起手風琴,用低沉而凝重的琴音沖淡我們的喧鬧。當同學們都雙目炯炯地望著她時,音樂老師就會一遍遍地告誡我們要珍惜幸福時光,然后,又一句句地教我們唱《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歌聲里,有對舊社會的控訴,更多的是對新生活的無比向往。那時,我就暗暗下定決心:決不荒廢時光,長大以后,一定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p>
在一首首或歡快、或深情的童謠里,我感受到了一種向上的力量,它常常激勵著我向上登攀?! ?/p>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愛祖國,愛人民,鮮艷的紅領巾飄揚在前胸……”每年的“六一”兒童節,學校禮堂都會披紅掛彩,修飾一新,學校都會組織慶?;顒?,讓我們過一個快樂的節日。那天,音樂老師總是會打起拍子,登臺指揮我們唱起《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雄壯的歌聲久久回蕩在耳畔,讓我們熱血沸騰、幸福無比?! ?/p>
最高興的是,小學三年級那年的“六一”兒童節,我和一些同學在鮮艷的少先隊旗下,胸前佩戴紅領巾,莊嚴宣誓:“我決心 遵照中國共產黨的教導,好好學習……”
緊張的學習生活結束了,愉快的假期又響起了輕快的歌聲?! ?/p>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草叢邊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一首歡快的《童年》常常伴著我們從寒假到暑假。天真的我們總幻想著,不要做那么多的習題,不要背那么多的課文。而是早一天長大,像爸爸媽媽們一樣,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辛勤地工作著,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時光流轉,一晃三十多年過去了。如今,人到中年的我,還會常常想起那些兒時常唱的歌。那些童年的歌謠,既是時代的心聲,也是我們的精神寄托,曾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不懼艱難、奮勇向前?! ?/p>
難忘童年,更難忘那些烙進記憶深處的童年歌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