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ve1y6"></legend>
      <span id="ve1y6"></span>

      <track id="ve1y6"><i id="ve1y6"></i></track>
    1. <ol id="ve1y6"><output id="ve1y6"></output></ol>

      “紅色+綠色”助推仁化紅山茶振興發展

      韶關日報 韶關日報全媒體記者 馮春華 通訊員 劉平昌 2023-06-06 11:33
      A+A- 

      近年來,在仁化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紅山鎮探索“紅色+綠色”鄉村振興之路,推出高坪省級自然保護區-高坪水庫-魚皇村萬畝生態茶園-新白村探尋紅軍長征精神路線。發揮紅山與城口紅色小鎮緊鄰的交通優勢,串聯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規劃“尋根粵北紅色之源,探秘仁化竹海茶鄉”經典旅游路線,入選為廣東省森林旅游特色線路。

      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

      紅山鎮位于仁化縣西北部,緯度為北緯25.8度,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紅山鎮平均海拔約500米,森林覆蓋率達89%,溪流眾多。這里氣候濕潤,空氣中負離子含量高、晝夜溫差大,很適合葉子大、蒸發量相對較大的紅山白毛茶生長?! ?/p>

      紅山鎮魚皇村在廣東省高坪自然保護區內,坐落在紅山湖(高坪水庫)周圍,地理環境優越。紅山湖有5000多畝,湖面干凈、湖水清澈,是仁化人飲用水的源頭。紅山湖周圍崇山峻嶺,岸邊有不少茶樹。湖中有許多大小不等的山,隔山隔水,但又山水相連,為魚皇村白毛茶的優秀茶品提供優越的環境?! ?/p>

      白毛茶芽頭肥碩、香高味醇,多次獲“中茶杯”金獎,被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產品,深受茶客喜愛?! ?/p>

      2017年8月8日,農業農村部公布北京市周莊村等300個村鎮為第七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紅山鎮魚皇村被列入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成為廣東省6個上榜村鎮之一,也是韶關市唯一上榜的村鎮。

      注重白毛茶品種的優化和開發

      紅山鎮白毛茶野生原種有198個株系,現在初選重點株系12種。通過茶品的對比,不斷選出優良品種。其中,“丹霞一號”白毛茶由魚皇村謝和安發現;“丹霞二號”白毛茶由魚皇村謝火生發現,由他們兩人和廣東省茶科所研究員共同研究開發,現在在紅山鎮大面積種植,這兩個品種的茶各占3000畝左右。為了更好地研發茶葉,魚皇村還成立“廣東丹霞天雄茶葉生產研發基地”?! ?/p>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謝和安一直從事茶葉生產工作,1983年,由他選育的“丹霞一號”品種被審定為省級良種。謝和安的茶園管理比較規范,平均每畝產量超過100公斤,是該縣的高產和良種示范茶園。在茶葉加工方面,謝和安在原來傳統加工工藝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提升,為實現“高產、高質、高效”的“三高”茶業奠定良好基礎。謝和安生產的茶葉在“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比中榮獲特等獎?! ?/p>

      品種優化后,茶葉的質量更好,茶葉的產量也更高。“丹霞一號”白毛茶和“丹霞二號”白毛茶已推廣到樂昌、翁源、乳源、湖南汝城、清遠英德、廣州市以及廣西、云南等地,種植面積已達1萬多畝。

      拓展生產模式 提高品牌效益

      據了解,紅山鎮茶園面積1.3萬多畝,其中魚皇村達6000多畝,年產茶約400噸。近年來,仁化縣大力推動魚皇村茶葉產業化發展,建立12家農民茶葉合作社,引進3家茶葉加工龍頭企業,推廣“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基地+農戶”等模式,建起“一村一品”市場聯結機制,提高“一村一品”的商品率和加工轉化率。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支持以及加強技術培訓,該村茶葉加工企業、茶葉合作社、種植大戶與省科研院所、農業大學合作,提高茶葉繁育、栽培、制作技術水平,培養一批懂經營、會管理、有闖勁的茶葉專業技能型新型職業農民?! ?/p>

      如今,依托茶葉,魚皇村相繼開發出丹霞巖紅、丹霞工夫、冰鮮茶等一系列產品,通過了“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的“三品一標”認證,多次獲得全國“中茶杯”金獎、銀獎等,有力提升魚皇村茶葉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知名度?! ?/p>

      為提高茶葉產業附加值,依托高坪水庫優良的生態環境以及萬畝茶生態觀光園,打造“自然生態、綠色健康”為主題的集白毛茶種植、加工、經營與休閑旅游一體化的現代綠色生態農業產業,以茶旅游帶動茶經濟、助推茶品牌。

      黨建引領走“紅色+綠色”鄉村振興之路

      村民主要收入來源于茶葉,但村民之間存在發展不平衡問題,村里的種植大戶年收入幾十萬元,但少部分管理技術和制茶技術欠缺的農戶,茶園荒廢,制作的茶葉價格低廉,收入較低。針對這一情況,魚皇村黨組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和帶動作用,召集村黨員種植大戶商議,決定由村黨員種植大戶帶小戶,幫助種植小戶解決茶葉種植生產上的問題?! ?/p>

      村黨支部書記袁遠清聯系幫扶袁存娣家。袁遠清說,為改變這一狀況,黨支部和駐村扶貧工作隊及時組織仁化縣種茶技術專家到村指導授課。扶貧單位專門為袁存娣等4戶貧困戶分別提供一套價值近兩萬元的炒茶烘干設備和茶葉所需的有機肥。“有了制茶設備,又有老師來給我們講課,炒茶的時間少了,制作的綠茶品質也好了很多,今年春茶的收入達到1萬元。”袁存娣樂滋滋地說?! ?/p>

      此外,黨員種植大戶還通過收購茶青和共享銷售渠道方式進行幫扶帶動。困難戶與合作社或種植大戶100%簽訂茶葉收購合同。通過黨員大戶帶小戶,魚皇村茶葉得到較均衡的發展?! ?/p>

      作為廣東省唯一以紀念紅軍長征而命名的紅山鎮,推出“重走紅軍長征路,品清幽如蘭的白毛茶”路線,讓各地游客在“新老”交替的感悟以及“紅綠”交錯的美景中,銘記百年黨史,促進老區鄉村振興發展?! ?/p>

      現在,不少游客從魚皇村品茶后,前往新白村紅軍橋,參觀新白村“紅軍長征革命烈士紀念碑”,探尋紅軍長征足跡、聆聽紅軍故事。隨著“紅色+綠色”旅游線路的開發,對魚皇村茶產業的振興和發展起到一定推進作用。 

       

      [ 責任編輯: 李建群 ]
      下載韶關發布APP
      更多精彩

      韶關發布客戶端   簡介:提供韶關頭條熱點、時政新聞、社會民生報道、便民查詢等服務。

      韶關新聞網公眾號   簡介:關注我,了解韶關第一資訊。

      韶關日報公眾號   簡介:宣傳韶關、公益服務,韶關日報微報紙。

      韶關新聞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3 SGXW.CN All Rights Reserved

      青青国产一区日本在线_97国产一区久久_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不卡动漫_亚洲系列一区A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