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復制推廣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八批改革創新經驗的通知》近日發布。這是我們用他山之“石”攻韶關之“玉”,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一次有利契機?! ?/p>
建設廣東自貿區是我省貫徹落實黨中央在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一項重要舉措,在廣東改革開放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此次廣東自貿區在投資便利化、貿易便利化、轉變政府職能、法治建設等領域先行先試,形成了第八批共20項改革創新經驗。其中“多繳退稅E管家——管家式服務助力減稅降費大禮包直達快享”、企業涉稅風險智慧防控新機制等改革事項,將在全省范圍內復制推廣,形成了改革紅利共享、開放成果普惠的局面。對于韶關來說,與其自己“摸一遍石頭”,不如學習“標兵”借鑒經驗,找到高效開展工作的推手。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復制推廣廣東自貿區改革創新經驗,將有效促進培育市場主體、激發市場活力,將為韶關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p>
復制成功經驗,突破傳統的路徑依賴,釋放后發優勢,于韶關來說,不失為一條捷徑。特別是市政線性類工程建設項目“一次申請、按需發證”等惠民技術,我們“復制”“粘貼”起來并不難,但更重要的是,在復制中尋找差距、明晰不足、解放思想。要結合推進“不能說不行、要說怎么辦”改革,學習借鑒廣東自貿區做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標準,看先進典型是如何將思想和行動統一起來為高質量發展服務,進一步推動各級黨員干部以拼的姿態、搶的勁頭、闖的精神,投身韶關高質量發展的火熱實踐?! ?/p>
誠然,簡單粗暴地把先進經驗照搬照抄肯定不行,但“因地制宜”不能成為拒絕學習別人經驗的說辭。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立足實際,為這些經驗在韶關落地生根創造適宜的土壤,而不應以“硬骨頭難啃”“情況復雜特殊”等理由加以搪塞,不能讓這些寶貴經驗只停留在文件里面。要聚焦高質量發展、“百千萬工程”、綠美韶關建設等重點工作,將其同學習借鑒、觀照現實、推動工作聯系起來把握、統籌起來推進、貫通起來落實,主動協調解決項目建設、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當前正是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時,各級各部門要在復制推廣先進經驗的細節管理上多進行調查和研究,注重完善改進,在復制模仿中創新,從而走出具有韶關特色的改革經驗做法?! ?/p>
常言道:“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只要我們用活用好改革創新經驗,發揮開路先鋒、示范引領、突破攻堅的作用,不斷以新作為交出新答卷,實現“彎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