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的主題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韶關作為生態文明理念的積極傳播和模范踐行者,摸索著自己的模式,打“綠色牌”、念“生態經”,努力奮斗描繪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的美好畫卷。
生態是韶關最大的優勢。據媒體報道,近年來,我市積極探索林業資源資產價值化實現機制,2021年全市林業產業產值230.07億元,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不斷增強群眾綠色獲得感、生態幸福感。今年以來,我市推動綠美生態建設在韶州大地蓬勃開展,持續奏響綠美韶關“幸福樂章”,嚴格落實“五個堅持”“五個強化”等工作措施,高標準高質量實施綠美韶關各項生態建設,努力打造綠美廣東生態建設“韶關樣板”,讓綠色韶關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打造綠美廣東生態建設“韶關樣板”,全市各級各部門應堅定做好保護文章。目前,我市正抓緊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城鄉一體綠美提升、綠美保護提升、綠色通道品質提升、古樹名木保護提升、林業產業發展提升“六大行動”,計劃到2027年完成森林質量精準提升240萬畝,混交林比例達62%,到2035年完成森林質量精準提升683.31萬畝,森林覆蓋率保持75%左右,森林蓄積量達1.3億立方米以上。我們只有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才能將這一藍圖變成實景圖。全市各級各部門以“六大行動”為重點、以流域綜合治理為路徑,持續推進科學綠化,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因地制宜、適地適綠,科學規劃、科學種養,城鄉統籌、一體推進,量質并重、節儉務實,持續增加森林面積,穩步提高森林質量,著力提升林業生態系統碳匯總量。
打造綠美廣東生態建設“韶關樣板”,全市各級各部門應堅持提升城市品質。持續建設高品質森林城市,堅持大地植綠、心中播綠,推進森林進城、森林圍城,建設鳥語花香的健康森林,提升城鄉居民獲得感和幸福感,著力打造森林城市建設“韶關樣板”;持續發展綠色富民產業,綠色富民產業是“兩山”理論轉換的重要通道;持續推進綠色生態產業,著力發展林下經濟、花卉苗木、森林旅游、森林康養,積極探索林業生態資源價值實現機制,充分發揮綠水青山的經濟效益,讓林下經濟成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同時,全面提升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加快打造綠色、宜居、韌性、智慧、人文、共享、善治的現代化城市。
妙筆生花看今朝,拼搏奮斗見行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我們今天的約定,也是對新時代的莊嚴承諾。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努力奮斗描繪一幅天更藍、水更清、萬物更加生意盎然的善美韶關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