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反復強調,用好調查研究這一我們黨的“傳家寶”,練好調查研究這項“基本功”。廣大黨員干部要在調查研究中注重載滿問題根源、載滿群眾堵點、載滿解決辦法,真正做到找準方向察實情、找準癥結出實招、找準焦點求實效,推動調查研究落地生花、碩果累累。
注重“立”找準問題根源,找準方向,推動“切中要害”。調查研究是解決群眾問題的前提和基礎,是與問題不斷博弈,認識問題、把握問題,提出破解之策的過程。要堅持問題導向,身入心至、沉下心去,把問題作為調查研究的出發點,深入探個究竟,找準調研方向,用嚴密的邏輯思維發現和解決基層真實問題。要著力找準問題的“根源”,切忌蜻蜓點水、淺嘗輒止,造成問題懸而不決、空中樓閣。
要堅持由此及彼、由表至里,破除“陳規陋習”式調研,既要到近的地方調研,又要去遠的地方了解,與群眾的心與心溝通中找問題、尋方向,從群眾的促膝交談中了解真實民意、把情況摸實摸透,在與群眾近距離接觸中掌握方法、收獲真知。要堅持“一竿子插到底”,備足思想“功課”一抓到底、去偽存真,在幫助群眾解決困難、化解矛盾中下足真功夫,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確保調查研究找準方向“切中要害”,達到匯民智、解民憂的目的。
注重“刨”發現群眾堵點,找準癥結,推動“刮骨療傷”。找準癥結,是解決病根、開對藥方的前提。實踐表明,只有做好調研“功課”,才能做到“心中有數”“藥到病除”。要有“求真之心”,多沉下心到基層去調研,又坐下來勤于思考,多到田間地頭、農村校舍,了解群眾基本情況,號準“病根病灶”,開對“藥劑藥方”,讓“規定動作”不走樣,“自選動作”多出彩。要采取“聽”“看”“問”“查”等調研方式,同真正明了實情的群眾溝通討論,和群眾心貼心“問”出真話、“切”準難點,才能抓住問題本質,尋求解決辦法。要通過匯總梳理、分類剖析,把群眾呼聲、民情民意等情況進行匯總和整理,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找準矛盾的“化解點”。要通過“刮骨療傷”的方式緊緊抓住問題的“牛鼻子”,在“驀然回首”中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路子,形成符合本地本部門實際的調研成果,確保調查研究找準癥結推動“刮骨療傷”,才能更好地為工作決策提供源頭活水。
注重“轉”尋求解決辦法,找準焦點,推動“破除痼疾”。調查研究的效果怎樣,要看最終問題解決了沒有,群眾滿意度如何。要堅持“調”“研”并重,貼近群眾“心窩”,體察群眾“脈搏”,解決調研工作中遇到的堵點、難點問題,實現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確保調研工作不走樣。要對調研中反映和發現的問題,逐一梳理形成問題清單、責任清單、任務清單,完善機制督促辦理。對能夠立即整改的,做到立查立改;對需要時間整改的,做到限時整改;對需要長期堅持的,做到持續整改。對反復出現、難于解決的問題,要對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聯系群眾做好回訪互動,做到“不見效果不收兵”。要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調查研究的始終,將調查研究結果和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結合起來,找準焦點推動“破除痼疾”,把問題解決落實到群眾急需處,確保調查研究落地生根、碩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