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湞江區東河街育紅巷社區黨委以“三抓三提升”推動黨建引領下的社區治理提質增效,通過樹旗幟、建陣地、創品牌、聚合力,匯聚黨建“微能量”,畫好社區治理“同心圓”,把群眾需要的服務作為“主打產品”,使社區特色服務成為高質量城市基層黨建的一張靚麗名片。
育紅巷社區組織“善美童聲”合唱團的孩子們進行表演。
創建品牌 提升黨建主動力
“給我金色的童年,畫出碧海和藍天。”在育紅巷社區的“兒童之家”內,10多名兒童用稚嫩卻又洪亮的聲音合唱著《金色童年》,這正是該社區的“善美童聲”合唱團公益項目。項目以合唱作為兒童心靈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招募本轄區4-15周歲少年兒童加入合唱團,并由專業聲樂老師進行免費指導和授課,在培訓及展演過程中,均以公平競爭的方式進行?! ?/p>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育紅巷社區以黨建引領“兒童之家”建設,打造了“童心育紅善美兒童之家”黨建品牌。目前,育紅巷社區為本社區的兒童提供了一個教養、學習、交流、娛樂等功能齊全的場地?! ?/p>
據湞江區東河街育紅巷社區黨委書記鄭莉莉介紹,育紅巷社區結合婦聯工作,聯合區教育局、區民政局、團區委、區關工委等相關部門開展“常規+特色”活動:為轄區兒童提供基本的活動器材與陪伴看護;利用專業社工團隊為轄區兒童提供結構化的課程及參與式活動素材,定期開展各種活動;通過調研走訪掌握轄區兒童的服務需求并對應設計活動。
建好陣地 凝聚黨建力量
陣地建設得好不好,關鍵在于把建設和管理結合起來。育紅巷社區黨委因地制宜、精心籌備,將“黨建紅”融入“生態綠”,打造了一個弘揚黨建文化、加強黨性教育、傳播精神文明的黨建文化主題公園?! ?/p>
記者走進公園現場,發現“永遠跟黨走”5個鮮紅的大字刻在公園牌匾下方,一旁是入黨誓詞、黨的光輝歷程、黨的精神傳承、新時代文明實踐等展示區,端莊醒目,與綠植、休閑走廊連成一體,構筑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F在,黨建公園不但成為居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更成為他們接受黨建知識、平安知識的學習陣地?! ?/p>
2022年以來,育紅巷社區著力將“小公園”拓展成“大舞臺”,開展豐富多樣的黨群活動,在公園舉行了諸如端午包粽子、重溫入黨誓詞、疫情防控知識宣傳、黨的知識競賽等15場活動,參加和受教育人數達到500多人,拉近了社區與居民的距離,以“小紅心”凝聚大力量。同時,依托黨建公園展示區功能平臺,開展黨性教育,激勵黨員不忘歷史,拓展了社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陣地?! ?/p>
“公園明確了將黨建工作變抽象為具體、化無形為有形、搭建服務群眾平臺,給予看得見、摸得著、悟得到的民生福祉的精準定位,實現了黨建陣地由室內拓展到室外、教育模式由封閉轉向開放、黨史教育由課堂滲透進生活、受眾對象由黨員普及至群眾的工作創新。”鄭莉莉說。
黨建引領 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
育紅巷社區充分發揮黨群服務中心職能,從提供便民服務、改善生活環境等小事做起。在轄區內老舊小區,“三舊”改造范圍路面嚴重破損坑洼、溝渠堵塞積水、房屋破損等“民生微實事”問題突出,但自從常態化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后,這些“問題”慢慢不見了?! ?/p>
面對轄區內閑置空房、店鋪等問題,育紅巷社區通過升級改造,將位于轄區東景園面積約為70㎡的物業活動室打造為黨群服務室,內設圖書專欄、棋牌桌椅等,實現黨員群眾渴了有地方喝水、熱了有地方乘涼、累了有地方歇腳、煩了有地方傾訴。“很方便,我們很滿意。”正在黨群服務室休息的市民說?! ?/p>
2022年以來,育紅巷社區結合社區“大黨委”、“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等機制,先后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94場次,服務時長達300多個小時,在職黨員報到人數近1100人,扎實推動社區黨建工作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