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 ?/p>
征地組現場解決林地界限問題。
南雄市全安鎮毗鄰城區北郊,贛韶鐵路、韶贛高速公路雙線貫通,交通區位優勢突顯,是近年來該市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的“孵化地”,而省級南雄高新區(二期)東拓片區這個“金鳥巢”就落戶在全安鎮東部陂頭村?! ?/p>
正在規劃建設中的廣東綠色植保產業園就位于南雄高新區(二期)新材料制造產業園東拓片區內,首期規劃開發2750畝。這是全國31個發展農藥產業重點園區之一,也是華南地區唯二、廣東省唯一的入圍園區,將于“十四五”期間打造出年產值超300億元的綠色植保產業園?! ?/p>
南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園區的規劃用地,并對全安鎮下達“百日攻堅”征地任務。“有信心有能力戰勝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搶占先機,以一往無前的新姿態勇挑重擔,以抓鐵有痕的硬作風真抓實干,掀起新一輪謀發展抓發展的熱潮,將手中的‘施工圖’變成美麗的‘實景圖’,圓滿完成東拓片區征地這項工作任務。”全安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譚志明在接受“百日攻堅”征地任務后這樣說?! ?/p>
話語鏗鏘,聲猶在耳。2022年下半年起,全安鎮上下奮戰90天,圓滿完成東拓片區“百日攻堅”征地任務,為廣東綠色植保園等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做好土地要素保障?! ?/p>
2023年5月,該項目核心區凈地收儲在韶關市“比武打擂”中拔得頭籌,同時南雄高新產業園區“橫一路”征地也取得突破性進展,得到韶關、南雄兩地領導的一致肯定。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全安鎮默默無聞的征地干部就是這些有故事的人。
指揮部的故事
“陣地下沉”是此次東拓征地的創新做法。全安鎮利用陂頭村委會閑置文化站設立臨時指揮部駐點辦公,“讓老百姓最多跑一次”有效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充分體現出高效專業、務實擔當?! ?/p>
指揮部實行“五個一”工作機制,即“每周召開一次班子會研究、每天有一名主要領導帶隊、每天開一次小組碰頭會、每日一工作進度小結、每個山頭由一名班子成員負責到底”。為更高效優質地開展征地工作,征地組與時間賽跑,中午累了就在辦公桌上“午休”,當天沒完成的任務晚上加班接著干。指揮部墻壁上的征地“作戰圖”彰顯了如一場戰役般的征地足跡?! ?/p>
“將支部建立在指揮一線”是這次征地勝利的有力保障。沖鋒號吹響,支部就是一座堡壘,黨員就是一把尖刀。老黨員林發湘去年6月就已退休,卻“退休不退場”,仍然堅持帶隊上山下村入戶,既做好“傳幫帶”,又樹立好榜樣;黨員謝媛被戲稱為團隊“數據庫”,負責征地組所有數據的入庫、核對和處理,每個數據她都要復核不少于三遍,加班加點卻任勞任怨。
“百日攻堅”中,征地黨支部黨員干部帶頭取消全部節假日休息,做到“三個馬上辦”和“三個不過夜”:存在問題糾紛馬上調解,調解完成馬上簽訂協議,簽訂協議后馬上確認撥款;發現問題不過夜、簽訂協議不過夜、撥款到賬不過夜。為提高效率和更好地服務群眾,征地組指揮部實行征收土地、青苗和留用地補償款劃撥“三管齊下”、一步到位,“一站式”解決問題,真正做到讓老百姓“只跑一次”。
“藿香正氣水”的故事
早在“百日攻堅”之前,全安鎮征地工作就已開始。然征地伊始,天公不作美,“梅雨”一下就是40多天,這對需要長時間在外開展征地工作來說,無疑是嚴峻“考驗”?! ?/p>
可剛送走“風雨”,又迎來“烈日”。2022年6月下旬,龍舟雨后的南雄氣溫飆升,山野地頭氣溫一下子竄到三四十攝氏度?! ?/p>
第一次上山走界,持續奮戰徒行萬步的征地年輕人,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有人陸續出現中暑癥狀。每當有人頭暈干嘔,因脫水乏力無法行走時,征地組里有經驗的老同志就從背包里拿出“秘密武器”:藿香正氣水。還說喝藿香正氣水是避免戶外中暑的“小妙招”?! ?/p>
于是,藿香正氣水就成了征地同志的常用“裝備”。每天行走于山野田間時,感覺熱得受不了,又抑或出現中暑乏力之際,就來一瓶藿香正氣水“提提神”,“加加油”接著干?! ?/p>
征地組的年輕人自我解嘲地說:“哈哈,喝了那么多藿香正氣水,感覺酒量都練出來了。”小小一瓶“藿香正氣水”成了該鎮征地組隊員上山下村的必備良藥,對圓滿完成東拓征地“功不可沒”。
“迷彩服”的故事
全安鎮征地組里不僅有年輕人忙碌的身影,也有老同志跋涉的腳步?! ?/p>
黃國政,59歲,身材偏瘦,濃眉之下更顯精神干練;胡世聯,58歲,光頭,因對當地環境了如指掌被譽為“胡司令”。他倆有共同的身份:林業技術工程師又穿著同樣的“迷彩服”?! ?/p>
黃國政和胡世聯雖臨近退休,但工作熱情不遜年輕人:每天來得早、吃得晚;與年輕人一起,走遠路、爬陡山;高溫酷暑下,每天走3萬余步,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迷彩服上滲出一條條白色的“鹽霜”?! ?/p>
東拓征地面積3500畝,他們走界面積卻接近5000畝,3個月下來,兩人整整瘦了一圈。就這樣,原本錯綜復雜的走界圖,在他倆和全體組員“抽絲剝繭”下,漸漸變得清晰明朗;原來“顏色”繁多的作戰圖也逐漸變成“清一色”?! ?/p>
一次,在調處叫糯田坑的山嶺時,因對“寨下”和“圓嶺”的定義產生爭議,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下。為此,黃國政連續十天四處奔波,走訪各方、調查取證、收集證言、耐心調處,最終雙方因他的敬業而感動,各讓一步讓爭議圓滿解決?! ?/p>
還有一次,兩個村小組分屬的東坑嶺,1981年頒發的山林證是以一條山路為界,然而山路已荒廢20多年,早已長滿荒草樹木,村里老人也只知有其路不知其位置。為找尋此路,黃國政在根本無法通行的陡坡密林里不斷奔走,仍然一無所獲。就在征地組準備放棄的時候,他卻堅持有調查才有發言權,仍然不放棄尋找。他連摔帶爬地又找了一天,終于大海撈針般地找出了幾個點,經串聯后與地圖路線完全吻合,調處圓滿成功?! ?/p>
全安鎮東拓片區征地組故事當然不止于這些。每一個平凡可敬的征地人就有一個故事。故事里,有著基層黨員干部“務實、擔當、專業、高效”的閃光,更凝聚了他們勇于擔當、敢于作為、善于作為而又精益求精、不輕言放棄的進取精神?! ?/p>
長風浩蕩開勝景,奮楫揚帆正當時。當前,南雄市正處于“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加速領跑階段,全安鎮廣大黨員干部將以“一揮而就”的氣魄增強本領,以“一鼓作氣”的信念實干爭先,以“一往無前”的勇氣攜手同進,用愚公移山的志氣、滴水穿石的毅力奮勇而上,用汗水共繪新時代美麗南雄的錦繡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