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氣炎熱、雨水豐沛,野生植物生長茂盛,是我市誤食鉤吻等有毒野生植物,引發食物中毒事件的高發季節。市疾控中心提示:不采集、不買賣、不食用野生植物,以防誤食有毒植物中毒?! ?/p>
鉤吻,民間俗稱斷腸草、大茶藥等,廣泛分布于南方省份的山區,全株有毒。由于身藏劇毒,5-8片葉子就能放倒一個成年人,毒性之烈不容小覷。由于鉤吻外形與金銀花、大血藤、五指毛桃等植物相似,易被誤認、誤食?! ?/p>
鉤吻在村旁、路邊、山坡草叢或灌木叢中均可見,呈藤狀爬行生長,且埋于泥土的根系發達,常與周邊其他植物根系纏繞共生,其花、根莖的形狀與一些常用藥材如“金銀花”“金鎖匙”等十分相似,對素來有采用中藥材煲湯飲用習慣的廣東居民來說,??赡芤蛘`挖鉤吻根系或混入鉤吻根系的樹根用于浸泡藥酒或煲湯飲用而引起中毒。部分地區群眾經常上山挖草根燉湯,喜用“大茶藥煲豬腳”來祛風濕止痛,引起中毒。近年還有報道稱,蜜蜂采摘了鉤吻的花粉就會將其帶入蜂蜜中造成污染而引起人體中毒?! ?/p>
鉤吻主要的毒性物質是鉤吻生物堿。因其毒性大,一直以外用為主,用于祛風、消腫拔毒、殺蟲止癢。鉤吻的根部在離開泥土時略帶香味,但多聞也會令人產生暈眩感。食用鉤吻中毒后臨床表現以神經癥狀為主,主要包括呼吸麻痹,眩暈、言語含糊、肌肉弛緩無力、復視、視力減退、咽喉灼痛、吞咽困難、腹瀉腹痛、口吐白沫、惡心嘔吐等?! ?/p>
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務必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識,珍惜生命,應通過正規渠道購買中藥材,不采食野生植物、不購買野生植物或不明來源的中藥材。如誤食不明野生植物出現中毒癥狀,要立即自行催吐,并盡快到就近醫療機構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