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是對所有參與到韶關生態建設的林業人最好的褒獎,作為市林業局生態保護修復科的一員,內心感到無比自豪和光榮。”談及榮獲廣東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榮譽的心情,市林業局生態保護修復科科長聶金倫說道?! ?/p>
市林業局生態保護修復科作為韶關國土綠化和生態修復工作的重要部門,主要負責指導和組織全市實施營造林、森林撫育、石漠化區域生態修復治理、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管理、全民義務植樹、古樹名木管護、城市綠化美化、國家森林城市和綠化模范城市創建以及綠美韶關生態建設等相關工作。近年來,該科室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扎實做好林業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奮力書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模式下的韶關奇跡,為全市全力筑牢粵北生態屏障,爭當北部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作出了突出貢獻。
扎實推進生態惠民工程做好保障美好生活的“孺子牛”
青山綠水、藍天白云,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韶關最寶貴的資源、最靚麗的名片?! ?/p>
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植綠播綠、愛綠護綠已成為我市林業人的自覺行動。近年來,市林業局生態保護修復科扎實做好林業生態保護修復工作,著重抓好環境脆弱區域生態修復治理,每年組織完成造林與生態修復超20萬畝,落實森林撫育提質約70萬畝?! ?/p>
2016年以來,我市共完成造林和生態修復近200萬畝、高質量水源林(碳匯林)60余萬畝、森林撫育近500萬畝,任務完成量常年位居全省前列;組織發動全市1137.3萬人次參加全民義務植樹,共植樹4625.4萬株,特別是在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基礎上,造林綠化措施到位、成效明顯,春季造林進度連續位居全省首位,2020和2021年度均獲得省林業局通報表揚?! ?/p>
同時,該科室組織各縣(市、區)積極申報全省重點古樹名木搶救復壯示范點,成功入選全省首批重點古樹名木搶救復壯示范點,數量全省第一。還組織評選了“韶關十大樟樹王、榕樹王和銀杏王”,推選轄內古樹參評并成功獲選“中國最美古樹”,實現了全市在庫8222株古樹掛牌保護率達100%。
科學統籌全域創森工作做好推動綠色發展的“老黃牛”
2022年,韶關市被國家林草局評為國家森林城市(地級)稱號。市級創森36項考核指標和24項工程全面達標,創森工作“知曉率、支持率和滿意度”穩步提高至96%以上,2021年科室負責的森林城市建設工作被韶關市人民政府評為‘廣東省森林城市建設主題宣傳主會場活動組織工作先進單位’通報表揚……這些數字增長和成績取得的背后離不開生態保護修復科每一名工作人員的努力?! ?/p>
此外,該科室工作人員經常深入基層,針對全省生態公益林補償金發放速度偏慢等通病和問題,與基層林業干部同想辦法,與林農百姓推心置腹,通過推行全省生態公益林信息系統試點示范,打造韶關經驗模板,全面疏通了發放過程中的問題節點,確保每年約4億元生態公益林補償金順利足額發放到農戶手中?! ≡摽剖胰藛T不懈努力,創新“治荒”和“治貧”相結合,在石漠化區域治理的問題上,指導樂昌市和乳源瑤族自治縣完成了石漠化區域治理22.29萬畝,實現了“石漠化面積縮減、石漠化程度減輕、植被蓋度提高”等三大變化,成績被國家林草局納入全國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典型案例選編,被廣東省自然資源廳授予全省第二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大范例成效獎和先進單位稱號。
全面開展試點示范建設做好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拓荒牛”
為推動實現全市林業高質量發展,生態保護修復科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牽頭組織實施韶關市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為我市石漠化生態脆弱地區綜合治理、古驛道沿線生態提升、木本油料提質增效提供了契機;探索創新生態補償機制,加大生態惠民力度,生態補償劃入特殊區域進一步提高補償標準,每年積極爭取地區差異化補償近0.6億元?! ?/p>
同時,該科室積極回應群眾向生態要效益、向綠色要財富的期盼,通過探索實施林地流轉、項目扶持等新機制,引導和培育石漠化區域油茶等產業走市場化經營發展的路子,形成了一批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示范工程,帶動產業建設7700余畝,增加林農收入近5600萬元,帶動致富500余人?! ?/p>
既要堅持不懈種下“致富樹”,也要想盡辦法開出“富民花”。結合“雙碳”目標,該科室充分發揮全省林業碳普惠試點經驗,牽頭組織申報“林業碳匯試點市建設項目”,積極探索“碳達峰碳中和”和“林業資源資產價值化”實現新路徑,促成省定貧困村林業碳普惠開發93個,并實施交易124.36萬噸,累計交易額達3075.3萬元,進一步優化了我市林業碳匯發展模式,促進植被恢復與綠色發展。